首页 > 女生耽美 > 明末黑太子 > 第856章 君命难违

第856章 君命难违(1/2)

目录

“陛下!”

此话一出,群臣纷纷跪地请罪。

换成旁人说出口,那就是蓄谋造反了。

然而由皇帝来说,想要表达的意思便很明确了。

外面的那些士子,嘴里忠于大明,心里欢迎大清。

殿内的这些臣子,换个发型,换身行头,就还能继续当官。

“朕认为自登基以来,虽无才华,却也算是勤勉,并非昏君,更为暴君,君臣之间也远未到离心离德的地步。然而有些人欲想污蔑朕是个昏君,更是个暴君,利用各种手段来离间君臣关系,从而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朕只要不立刻驾崩,那些歹人便无法得逞。朕只要多活一日,便要让那些歹人难受一日。说增加商税不啻于虎口拔牙,好!朕此番就要拔一拔这虎牙,看看到底是拔得还是拔不得!猛虎不是下山了么?正好送上门来!朕此番当一回打虎英雄武松,即使朕未能成功,亦有太子继承朕之遗志,不怕打不死这头斑斓猛虎!”

崇祯认为那逆子能做到的,自己多半也能做到,无非是时间长点罢了。

反正不收拾商贾也收不上来税银,趁此机会,索性彻底清理一番。

兵将不听朝廷命令,可以理解,那是因为钱粮不济。

农户不听朝廷命令,也可以理解,那是因为活不下去。

商贾不停朝廷命令,偷逃税款不说,还妄图插足国本之事。

如此跋扈妄为,目无君上,崇祯不论如何都容忍不下去了。

官商勾结,商贾有士子支持,有官吏包庇,便以为可以对抗朕?

商不纳税,而欲自主,如此一来,商非商,帝非帝!

连税银都收不上来,皇帝岂不成了住在后邸的乞丐了???

“高攀龙于天启初年写过《上罢商税揭》,大肆抨击商税,痛斥商税之害。叶向高写过《请止矿税疏》,要求取消矿税,撤除矿监。此二人写得好,说得妙,令朕刮目相看。朕在高兴之余,命厂卫将其抄家,想必诸位爱卿亦能理解吧?不理解亦无妨,只需看看高、叶两家的家产便可了然,仅收受商贾好处便有万两之多。听商贾摆布,转而斥责皇帝,此乃人臣之所为?在此二贼眼里,商贾才是皇帝,皇帝却是学生,专供其斥责之用!说的大义凛然,私下贪墨成瘾。若不是此二贼死的早,朕真想将其磔示以儆效尤!三十税一都不想缴税,好好好!从即日开始,南廷所辖之地,商税皆为十税二。偷逃税款之人,一经核实,即可逮捕,抗拒之人,可当场击毙!”

尔等想让朕难堪么?

朕先让尔等难堪至极!

“陛下三思啊!”

首辅瞿式耜没想到皇帝居然震怒到了这个地步,商贾都要按照流寇的待遇来招呼了。

“还望陛下三思!”

群臣也急忙进言,如此发展下去,很快皇帝便会与商贾们势不两立了。

说不定会发生官军击沉商船、抢劫商队、洗劫商贾院落的奇葩之事。

“诸位爱卿,形势如此,朕告诉诸位想来也无妨。此事乃是太子告诉朕的,朕本不欲告诉诸位。朕是不想登基当皇帝的,奈何朕之皇兄英年早逝,朕不得已而为之。朕之皇兄之所以英年早逝,是因为有人不想让皇兄再活下去。起因便是征收商税,若是皇兄在世,必然命令魏忠贤大力征收商税。事关每年上千万两银子之巨款,某些歹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便决定铤而走险。现如今,同样是那批人,也不想让朕征收商税,哪怕都加赋在农户头上,亦不能再对商贾征收一丝一毫。朕欲征收,歹人便先让士子请愿,再让蛀虫反对,最后便要刺王杀驾了。朕不怕驾崩,只怕见到皇兄会惭愧直至。只要大明可在太子手中得以中兴,朕粉身碎骨亦不会后悔!”

崇祯原本对这个秘密并不相信,等移驾南都之后,随着所见所闻的愈发增多,他便逐渐开始有些转念了,最近更是笃定了那逆子所言。

为了上千万两银子,莫说是抗令不尊,就是刺王杀驾,那帮人也敢干!

眼下的这场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握手言和之可能早已灰飞烟灭了。

“陛下,可有相关证据?”

瞿式耜陡然瞪大了眼睛,表现出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这倒不是装出来的,因为一旦核实,那就与东林有莫大的关系了。

谋害天启帝的罪魁祸首若是在东林的话,那自己身为东林出来的首辅,自然也是难辞其咎的。

“有又如何?那批歹人早已死绝,惩处三五个后人,又有何用?首辅听听外面的聒噪之声,与当年有异曲同工之妙!朕收税不行,歹人偷税可以,首辅说说我大明到底谁是皇帝?外面就差竖起灭明降清的大纛旗了!”

崇祯背着手冷笑地问着身边的首辅,这个场景是何等的滑稽,却真实的发生了。

“陛下少安毋躁,或许过些时日,便会归于平静了!”

瞿式耜没办法安抚住外面的数千士子,便只能选择安抚一

心里则在不断揣摩圣意,这是否是皇帝打算对东林下手的一个暗示。

素有“东林六君子”之称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人,其主张向来与帝王不符。

由于没有在争斗中战胜魏忠贤,进而相继冤死狱中,后来等阉逆彻底覆灭,才算是沉冤得雪。

可眼下崇祯皇帝如是说,不等于为魏忠贤鸣冤,同时认为东林是天启帝驾崩的背后指使者么?

谋害皇帝!

这可是天大的罪名!

整个东林都背负不起!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东林想要扭转不利情况也不大容易。

尤其是改变皇帝对东林的看法,几乎是势比登天一般困难!

或许崇祯皇帝没有直接证据来证明东林是主谋,可东林有证据自证清白么?

倘若两边都没有,而皇帝却认定东林是主谋,那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只怕皇帝会想方设法搞垮东林,清理朝内东林出身的官员仅仅是第一步!

接下来,下令抓捕东林士子,强行关闭东林书院,便是第二步。

再往后,兴许便是下狱定罪,乃至开刀问斩了……

进而弄出个“东林十六君子”,也并非不可能实现。

要怪就怪钱谦益等人,为了重掌大权,太过心急了。

如今东林跟天启帝驾崩有所牵连,跟商贾偷逃税款亦有关系。

这还不够,再掺和上“国本之争”以及军队所属。

每一件都是天大的事情,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么?

崇祯皇帝此次移驾南都,或许本事已然今非昔比了,再也不会受制于朝臣了。

从“君命难违”到“君命难违”,仅仅过了十二年而已!

眼下的东林与往昔的东林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眼下的崇祯却已然不是当年那个崇祯了。

臣若不臣,便换人!

太子如此行事,皇帝亦如此行事!

弄得官不聊生,还不敢出言驳斥!

轻者罢官致仕,重者发配戍边,何等威严!

太子用如此手段来清除朝堂之上的异己,皇帝也照搬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