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 章 沮丧(1/2)
大家虽然精神不错,不过由于时间,大家收拾了一下,就跟着燕师父夫妻二人在岛主府里走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陆元元一行人在海岛岛上玩的乐不思蜀。
这座海岛正如陆元元猜测的一样,非常大,有大小六座小型岛屿相连。
真是海中有岛,岛中有湖。
同时这座海岛上的物产也非常丰富,植被茂盛,气候适宜,一年能种两茬庄稼。
岛上百姓种植的粮食,也和外界差不多。
主要以稻谷,麦子,粟米,高粱为主。
而且由于气候炎热,岛上的水果品种繁多。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改良的关系,岛上的香蕉并不似前世的那种软糯的口感。
即便是成熟的香蕉,也是脆脆的,个头也特别大。
陆元元比划一下,有自已的手腕粗细。
她严重怀疑,这还是香蕉吗?
据陆元元了解,东来岛虽然与世隔绝,但也不是化外之地,一切统治制度,与外面差不多。
岛民大多数以种田为主,打渔为生的也有一部分。
不过,不管是岛民是种田也好,打渔也罢,都要缴税。
岛主虽然是最高统治者,
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国家。
要是不去海边,根本感觉不到,这里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
岛主仁慈,老百姓安居乐业。
在岛上游玩的时候,陆元元就从老百姓的口中,听到了他们对岛主的赞扬。
不由于地势问题,一年四季,都时不时的有风暴侵袭。
海岛外围的村庄,并不似大越常见的那种土坯房,或者青砖大瓦房。
而是一种叫做围屋的建筑,围墙都是巨石垒砌而成,好似一座圆形的堡垒。
整个村子里的村民,都住在围屋里面。
这样的建筑,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罕见的。
当苗阿青带着他们来到一个村子时,大家都被眼前的建筑震惊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建筑?
陆元元只觉得这种建筑,只存在于以前在视频上看过的客家围屋。
大大小小的石块,用一种特制的材料填缝,看着就有不短的历史。
进出只有一道大门,厚重的实木面板,里面有好几道门插,想从外面打开,是千难万难。
所有的窗户和门都是开在院子里面。
这样的建筑,确实如邓大魁和陆青山等人大开眼界。
想不到,房子还能建成这样!
在岛上转悠了一圈,陆元元发现,没有经过改良的物种,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气候适宜的岛上,产量都不高。
亩产在三四百斤,都是高产了。
她也不可能,凭空把空间里面,经过灵池水改良后的粮种拿出来。
据历史上记载,玉米土豆红薯这些粮种,刚刚传到华夏时,产量并没有前世那么高产。
也是经过无数代的改良,才能达到那么高的产量。
不过也比麦子水稻高产,适应能力更强。
最重要的是,海外有大越没有的棉花。
是种植的棉花,而不是木棉树。
有了相对高产,不挑土地的粮种,还有高产棉花,就能解决大越百姓的基本温饱问题。
苗阿青对陆元元说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想过,只不过觉得她太想当然了。
“你既然知道,这些高产粮种传到华夏也有几百年了,为什么解放以前,华夏百姓过的还是那么艰难?
最关键的还在于掌权者,在于这封建制度。”
“师娘,我明白你的意思!”
陆元元知道苗阿青的意思,她郑重的说:“封建制度有它存在的意义,我觉得寻找高产粮种,远比要改朝换代来的轻松,你说是不是?”
“你这丫头,谁说要改朝换代来的!”
苗阿青斜睨了她一眼,没好气的嗔怪一句。
“嘿嘿,我知道,所以师娘,咱们还是想办法去海外捞金吧!”
苗阿青都有些被她逗笑了。
小丫头这是打算向海外发展,去海外薅羊毛。
自已可没有小丫头的胸怀,什么达济天下的废话她可没有那个觉悟。
就让这个小丫头去折腾吧!
想到自已的计划,陆元元又悄悄骑着大金出海,从海岛出发,在海上探查地形。
她打算看看,多久能飞越太平洋。
只是她发现,自已这个想法,真的有些天真。
从东来岛飞越大洋,不知道有多远!
反正她让大金和小金轮流驮着她飞了大半天,入目都是茫茫大海,好似永无止境。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只能骑着大金返回岛上。
苗阿青看到她垂头丧气的回来,不由投过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陆元元摇摇头,有些沮丧的耷拉着一张脸,吃饭都有些食不知味。
翌日。
大家游逛了几天,也有些疲乏了,就打算暂时歇息两天再说。
吃过早饭,苗阿青叫了陆元元,说要出去走走。
陆元元知道,师娘有话对自已说,就欣然应允了。
两人在庄园里面慢慢散步。
幽静的环境让人心情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
“说说吧,是不是感觉大受打击?”
苗阿青看着陆元元,心中有所猜测。
虽然她不知道这丫头的倚仗到底有多大,不过看她昨天那个样子,估摸着已经通过什么途径试探过来了。
“师娘……”
陆元元看着苗阿青,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出自已的沮丧的心情。
“我发现,我想的可能真的有些天真了,出海远洋,哪里有那么容易!
更何况,咱们连这边的海域,靠近的是那个大洋,都不清楚,就想着出海去找高产粮种,真是想当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