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终归还是往前看的(2/2)
“放心,我知道了,唉!又想起水镜先生家里那只鸡了。”此时庞统不由开口说道。
“这,好端端的,提鸡做什么?那鸡,不是在我们离开水镜山庄之时,水镜先生亲手宰了为我们壮行了吗?”诸葛亮此时也是笑道。
“对,我想起来了,孔明,说阴,还是你阴啊!”
随后,庞统和诸葛亮相视而大笑。他们,都想起了那时的故事。
诸葛亮,庞统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晷,遇到阴?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以此作为计时的标准。)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
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当然,诸葛亮做的也十分隐秘。接连好几天,都没人发现。当然,庞统是那个例外,因此,两人更是狼狈为奸。一旦快到晌午,不是庞统,就是诸葛亮向老师提问题,另一人,则趁机把米撒出去。
以至于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短了还好,可一旦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道。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而水镜先生同样不傻,自然也能想明白这些事。当即,就要看看是谁,想出这么损的主意。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而到了第二天,水镜先生直接火了,抓着诸葛亮就是一顿骂,不但如此,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师娘。师娘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水镜先生说情。
水镜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师娘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
水镜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毕竟,这给鸡喂米的事,着实气人,但仔细一想,自己当老师的,学生聪慧,是个好事,又岂能因为诸葛亮耍小心思,没有坏心眼,而怪罪于他?
因此,在那之后,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管的更加严了,聪慧是好事,就怕聪慧不往正处用。
而随后,诸葛亮和庞统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哈哈大笑,毕竟,诸葛亮虽然被骂了,但他可没供出庞统。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团伙作案,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想来就是如此吧!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