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又是一年橙香飘 > 第61章 奔赴远方追求梦想

第61章 奔赴远方追求梦想(2/2)

目录

刘俊芽和张阳辉举办婚礼这一天,很多人都来参加了。不止是石桥村的人和张阳辉家的亲戚,还有不少隔壁村子的也来了。胡校长带着老师们也都来参加了。还有不少公司的客户也派人来参加婚礼给刘俊芽送礼来了。

村头的广场上摆满了桌子。承接这个坝坝宴的厨子团队都傻眼了,不是说好的三十桌人吗?这都多出来一倍多不止了。这可如何是好?他赶紧去问刘振国。刘振国和刘振全以及三个姑姑一直在忙婚礼的事,俊芽在忙着待客,刘德兴则是坐在高位上,笑呵呵的喝茶,抽烟,和众人聊天。

刘德兴今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他心底的那块大石头啊,终于落下去了。俊芽这些年的辛苦和付出,他都看在眼里。他其实也一直很担心,担心自己去了,就又留下俊芽一个人了。没有人陪着俊芽,没有人照顾俊芽,他这个当爷爷的,怎么放心的下?

而现在,有张阳辉照顾俊芽了,俊芽有陪着她一生的人了,刘德兴很欣慰也很放心。因为张阳辉的性子真的很好,关键是他和俊芽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梦想。

“刘大爷,你家俊芽下个月真的要去甘孜了啊?”旁边一个村民问刘德兴。

刘德兴笑着回答:“是啊,下个月月初就要走了,估计要去两个月。”

“去那么久!你放心啊?”另外个村民有些担忧的说道,“我听我侄子说了,那边虽然现在有所改善了,但是还是很落后,条件还是很差的。”

刘德兴慢悠悠的说道:“对啊,那边的条件很差。所以才会有很多像俊芽这样的人想去改变那种条件嘛,以前我们石桥村也很差啊,现在大家都过得如何?”

刘德兴反问了一句众人。

“现在的日子,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是啊,现在的日子才叫好日子啊。以前在电视上看里面开车,我想的是,这辈子我能坐一下那种小汽车就很好了。但是当时其实也觉得不可能的。”

“结果你现在不但能坐,还能自己开,是不是?”另外个村民笑着说道。

“对啊,现在我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我还能自己开。”那个村民的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这些好日子,都是俊芽带来的。”有人说道。

“诶,不能这么说。不能把功劳都安在我头上,这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是政府的扶持,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刘俊芽路过,听到众人在讨论说起了她,她停下脚步,笑着和众人说道。

“对对,是党的政策好,是政府对我们的扶持,但是也有我们俊芽的带领,我们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啊。”

“俊芽,快过来,你看看这个怎么处理?”刘蓉梅在那边喊着刘俊芽。

刘俊芽应了一声,走过去了。

今天的刘俊芽身穿一身剪裁得体的红色新娘装,光彩照人。张阳辉身穿黑色的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人斯斯文文又格外有精神。

两人的婚礼,是石桥村三十多年来,最为隆重的一件事。

鞭炮声不绝于耳,那都是客人们对两位新人的祝福。夜晚时分,石桥村的夜空中不断绽放着烟花,绚烂夺目,热闹非凡。

当刘俊芽和张阳辉要回到县城房子的时候,刘德兴送她上车。老人在车门关上的瞬间,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尽管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别离,但是这一次的别离在老人的心中是不一样的,他一直宝贝的孙女,下半辈子,就要换一个人来照顾她关心她了。

刘德兴的手扒着车窗,热泪盈眶。刘俊芽也伸出手握住了刘德兴的手。

“俊芽啊,你要过好日子啊,要过得越来越好啊。”刘德兴沙哑着声音说道。

“我会的,爷爷,我会的。”刘俊芽也是满眼热泪。

“爷爷放心,我会照顾好俊芽的。”张阳辉温和的对刘德兴做着保证。

“我信你,我信你的。”刘德兴哽咽着点头。

刘蓉梅,刘杰等人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刘蓉梅笑着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啊。”

刘杰牵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手里还捏着喜糖,正在努力把喜糖往他自己兜里揣。

“是啊,好日子。”刘杰也笑着说道。

说完后,眼角余光就看到了沉默的站在一边的刘洪。刘洪盯着刘俊芽和张阳辉坐的婚车,似在发呆。

刘杰从儿子手里抢过了一个喜糖,递给了刘洪:“刘洪哥,吃糖吃糖。”

刘洪盯着刘杰手里的喜糖,嘴角一抽,记忆回到了刘杰一直让他喝茶的晚上。

刘杰儿子见自己的糖被自己爸抢了,嗷了一声,就要闹,刘洪急忙又把喜糖塞回了刘杰儿子手里:“不哭不哭,糖还给你。”

刘杰儿子立刻闭上了准备嚎的嘴,把喜糖接过去,心满意足的塞进了自己的兜里。

------------------------------

刘俊芽和张阳辉走的时候,教学楼还没有完工。刘俊芽把这件事托付给大伯刘振国,让他继续跟进这件事。

“你去吧,放心我会处理好的。我们在家等你回来。”刘振国说道。

刘俊芽点了点头,和众人一一道别后,和张阳辉一起踏上了前往甘孜的大巴车。

到了甘孜后,刘俊芽发现这里确实有了变化。通往外界的公路修好了,县城之间的路也修的差不多了,村镇之间的路还没有开始修。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

刘俊芽以前说的种植花椒的事,其实当地的干部也有人想到了。只是当年没有办法推广。现在已经在开始慢慢推广。

刘俊芽他们来到了理县桃坪镇的佳山村,这里的大山和石桥村的山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的大山如笔尖挺立,高耸入云。接下来,就是讨论这个村子适合种植什么。

以前这个村子里种植的都是土豆和玉米,除去人工和种子,还要亏本。也就是说农门忙活了一整年,最后还是负债情况。这次一起来的还有农业大学的林教授。

林教授是个五十多岁的人,她听过刘俊芽的事,也非常重视刘俊芽的意见。和刘俊芽一起讨论这里适合种植什么。

“山顶光照好,我觉得可以种植苹果。山腰种植李子,山脚,我就还没想好适合种植什么了。”刘俊芽说着自己的看法。

林教授笑了起来,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们就是这么计划的。根据这里的湿度和光照,山顶最适合种植的就是苹果。山腰种植李子,山脚下我们打算种植一种大樱桃树。”

刘俊芽一听,眼睛发亮,问道:“是从省农科院引进的那个大樱桃吗?”

她是知道那个水果的,她也想过在石桥村种植,但是石桥村的水土,气候却并不适合种植那种大樱桃。大樱桃营养价值高,甜度高,价格也不低。当时她确定石桥村无法种植这种大樱桃,还遗憾了很久。

“对,就是你说的那个。”林教授笑着回答。

刘俊芽有些激动,若是大樱桃在这里种植成功,意味着什么,她比谁都清楚。

------------------------------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甘孜这个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也没有想到,刘俊芽后来参加了公考,和张阳辉一起,来到了甘孜,扎根甘孜,成为了这里众多扶贫干部中的一员。

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建设这里,改变这里。因为现在的她早已明白,小家,大家,都是家。能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家乡,就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

几年后,刘蓉梅,刘杰两家人自驾游来到了甘孜找刘俊芽玩。

刘俊芽和张阳辉带着他们的孩子,一同来泸定和他们汇合。

刘蓉梅看到刘俊芽的时候,忍不住说道:“你好像又黑了一些,这才两个月没看到,怎么回事?你到底有没有涂我买给你的防晒霜啊?”

“这边光照强,没办法的事。走吧,你不是一直吵着要看泸定桥么?今天我们先去泸定桥看看。”刘俊芽说道。

“对,刘杰你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说的吗?”刘蓉梅转头问刘杰。

虽然刘蓉梅没有说到底是哪天晚上,但是刘杰瞬间就知道刘蓉梅说的是哪天了。就是他总让刘洪哥喝茶的那个晚上。

“当然记得。走,我们去看看泸定桥。课本中的飞夺泸定桥,我对这堂课的印象可太深了啊。”刘杰说道。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泸定桥。

当看到泸定桥后,刘蓉梅他们都惊讶的瞪大了眼。

“这,这样的,当年红军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刘蓉梅走在桥上,感受到桥的晃悠后惊呼道。

张阳辉解释道:“这并非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候的样子,这已经经过修葺了。当年就这些晃晃悠悠的铁链子,现在你们所看到的样子,已经好很多了。脚下的木板都是紧密相连的,当年红军只是铺勉强能过人的木板,用血肉之躯铺出来的。”

众人站在泸定桥上,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

接下来的几天,刘俊芽带着刘蓉梅他们去参观了不少地方。

刘蓉梅也体验到了心心念念的骑马。

下了马以后,她揉着自己的屁股说道:“颠得我屁股好痛啊。”

刘俊芽把洗好的大樱桃递给了刘蓉梅:“休息会儿,吃点水果,我带你们去采摘水果去。”

“哇!这种大樱桃很甜的,这里产地买是不是便宜些?”刘蓉梅拿过来大樱桃吃了一个后,赞不绝口,“真的好甜,好多汁水。”

“这里的气候很适合种植这些。确实便宜些,等你们走的时候,多买些带回去。”刘俊芽说道。

“好!”刘蓉梅高兴的点了点头。

一路上,刘蓉梅问了刘俊芽很多问题。

刘俊芽耐心的解答着。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苦寒之地。那时候这里的人主要吃的就是土豆和玉米,也没有办法运下山去卖。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公路,你们来的时候那些盘山公路,当年是没有的。

后来我和阳辉参加的那个扶贫项目,那个村子也非常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里的村民,现在都脱贫致富了,靠山吃山,山顶种苹果,山腰种李子,山下是大樱桃树,收获后都能快速的运输出去卖掉。自然就很快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现在有的村民承包了地,种了十亩多果树,一年的水果收入就可以达到二十多万。

村民们都说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日子。

现在也新建起了很多教学楼,很多孩子都进入学校读书学习知识。以后这里会越来越好。”

刘俊芽忍不住感慨的插了句:“是啊,我们石桥村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大家以前也没想过能过得现在这么好啊。”

“俊芽姐,现在这地方已经完全脱贫了吧?”刘杰问道。

刘俊芽笑着点头:“是的。现在这里发展旅游业,种植业,有种中药材的,花椒,水果等等。还有牦牛肉加工出售,还有牦牛绒也有产品加工……走的时候给你们带点。”

甘孜已经脱贫,现在正在往致富的路上迈开了步伐。这里的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阿坝州3.5万名党员干部和19万多胡农牧民开展结对帮扶,600多名第一书记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这片土地上,呈现出一处处令人振奋的景象。而这一切都与众多的扶贫干部们的努力分不开。也有农牧民们的自强不息的努力。

刘俊芽带着刘蓉梅他们来到果园采摘,她站在果园的入口,看着硕果累累的果树,脸上浮起了笑容。

这一刻她似乎又回到了石桥村,鼻尖萦绕着家乡橙子成熟后的清香。

这种橙香,真希望能飘遍祖国各地,欣欣向荣,永不停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