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90章 他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

第90章 他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2/2)

目录

“对了,七牛,开府的感觉如何啊,是不是很快活很有趣?”朱元璋忽然貌似不经意的问道。

“太上皇不知道吗?”朱七牛反问道。

“知道什么?”

“我压根就没开府啊。”

“为啥不开府?”

“现成的官衙和人手摆在那里,又不是不能用,何必去开府操心呢,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原来如此,你还真是懒散,行吧,那就先这样吧,以后想开府的时候再说。”朱元璋咧嘴一笑,暗暗松了口气。

“是。”

……

在太上皇这里吃了午饭,又陪着太上皇帝打了一下午麻将,输了几百圆给太上皇,朱七牛这才在黄昏时分回到了家里。

既然已经出门过一次,朱七牛也不好继续在家窝着。

之后两日,朱七牛依次去看望拜访了宋濂、戴思恭、陈通微和几个岳父岳母。

几年不见,这些长辈可越发老了,其中尤以宋濂先生最明显。

朱七牛很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已年过九十的宋先生已然是风中残烛,不定什么时候一觉睡过去,可能就起不来了。

虽然早已有些心理准备,但每次面对这件事情和场景时,朱七牛仍不免悲从心来。

看望完宋先生的第二天,朱七牛早早就起床上早朝去了。

重新站上阔别数年的奉天殿大门外,朱七牛依旧是那个被众人簇拥的对象,众人的寒暄乃至新晋官员的巴结也还是熟悉的语言,让人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过去。..

只可惜,时间并不能真的倒流,去世的人或即将去世的人也不会重新健康过来。

正如朝列之中已然消失的信国公汤和一样。

七十岁那年,信国公汤和于凤阳老家病逝,皇帝钦赐追封其为东瓯王,并着皇叔周王和皇弟朱允熥前去吊唁,另赐配享太庙,塑像于功臣庙中。

汤和七十岁那年正是永乐三年,也就是朱七牛启程前往东北那年,当时正是秋冬季节,朱七牛早就不在京城了,也只能是遥遥祭拜一番,以全昔日同袍之情。

不过斌王府中还是派了朱十牛前往凤阳祭拜,并赠予了汤家金币二百枚,权当是帮衬家用。

等了一会儿,早朝时间到来,朱七牛等人依次进入奉天殿中,齐刷刷向皇帝行礼。

让众人免礼后,朱雄英笑道:“皇叔今天也来上朝了啊,正好,你率军拿下女真,拓土千里,也是时候好好奖赏一番了。”

朱七牛并不居功:“皇上言重了,以大明如今的国力,换任何一个人去带兵,都能拿下女真,臣不过是微末功劳罢了。”

“皇叔太谦虚了,你的赏赐朕早就拟好了,你就安心受着吧。另有其他王叔、将士之赏赐,这次也都一并宣布了吧。”

朱七牛只好领命。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