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两广总督(2/2)
“如此,属下等听令便是。”
由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空降而来的姚广孝并未在以【外交副部长】为代表的地头蛇这边占到便宜,双方针尖对麦芒,最终以姚广孝明说愿意担责的前提下,才勉强通过了第一条提案。
这并不是一条好消息,因为这仿佛验证了一句谚语——强龙压不倒地头蛇。
在姚广孝赴任前,新明外交部部长是由大臣兼任的,与英国外交谈判的基本框架,包括新条约的名称和对不平等条约的态度等等,都是当时兼任外交部部长的大臣与外交部副部长商议的。
由此可以看出,大臣本身的理念就是第二种,因而带出来的兵也是第二种。
所以,当老朱给大臣说让姚广孝担任外交部部长时,本质上是把大臣兼任的这一职位给撤了,换成了姚广孝,同时为了政治平衡,所以才提拔了一直跟在大臣身边处理政务的亲信,并且一步到位,直接两广总督。
发现了吗?
对,没错,一个是大臣原本在外交部的直系下属(外交副部长),一个是大臣一直带在身边的亲信(现两广总督),不用怀疑,这俩认识,不仅认识,还很熟,经常一起喝酒吹牛的关系。
这就导致大臣走后,广东的内政外交具有相当排他性,他们一个圈子的,外人很难融进去,尤其当政见不合时,更难融了。
除非老朱亲自来,那另说。
但姚广孝对此并不介意,甚至很乐于看到广东政坛铁板一块,因为姚广孝压根不打算融入。
看了一周各类文献,姚广孝越看,心中就越有一个疯狂计划——他想超越这个世界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的明初,是他怂恿燕王朱棣造反,夺了建文帝的帝位,证明了自己能力,不管好名恶名,反正历史留名了,而那时燕王府上下一心,铁板一块,才奠定了靖难胜利的内部基础。
现在也一样,如果姚广孝想玩把大的,那就刚需广东的政坛像当时的燕王府一样铁板一块。
姚广孝对融入广东没有丝毫兴趣,他只是想像怂恿燕王那样怂恿广东的实权派去搞事罢了。
他本质就是个乐子人,还是历史级别的乐子人,权势地位金钱?不重要;找乐子?最重要。
当然,现在姚广孝策划的大事肯定不是武装谋反了,和建文帝比划比划还行,跟洪武帝军事冲突?这就不是找乐子了,是乐子找你,再强调一遍,姚广孝只是想找乐子,不是单纯想找死。
武的玩不来,那就玩文的。
有人会说了,文的你也玩不过啊,洪武帝又不是傻子,朝廷的各级官员又不是傻子。
说得没错,阴谋的确玩不来,但阳谋就不一定了,阳到哪怕陛下知晓了一切,也不会叫停的阳谋。
对此,姚广孝很有信心。
“第二,谈判代表重新筛选,温文尔雅的不要,专挑‘儒雅随和’的,若跟英国有口角冲突,骂战要能骂赢,不能败阵辱了新明脸面。”
“新明礼仪之邦,这……”
“若出差错,我一人承担。”
“……是……”
“第三,不要赤裸裸问英国要技术,先把索赔金额扩大十倍,然后分为‘战争赔款’和‘战俘赎金’两项,让英国拿技术抵‘战俘赎金’,至于‘战争赔款’,要现银,一分都不许少,少一分谈判直接中止。”
“我们要的已经够多了,再要恐怕……”
“若出差错,我一人承担。”
当第三次听到这句话,副部长终于绷不住了,差不多得了,你这是打算用这句话搞多少事?改改条约名称,换换谈判代表,这些不算大的事弄就弄了。
现在连金额都要扩大十倍?这是想扩就扩的?
“此事事关重大,外交部无权擅自更改,至少需要总督大人签字同意。”
“嗯,会的。”姚广孝似笑非笑,“外交部可先做准备,别到时总督大人的命令下来了,外交部来不及调整。”说完这句话,姚广孝便起身施施然离开了外交部。
只留沉默的副部长僵立原地。
哦对,还有全程一言不发,只是盯着桌子看,仿佛一直在感慨‘这桌子,可真桌子啊。’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一个个耳朵竖的比兔子还长。
沉默许久后的外交部才有工作人员试探性问副部长:“(副)部长,这……”
副部长坐在位置上,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揉着自己的左右太阳穴,“分一半人手按姚部长所说的安排,剩下一半继续按原计划推进,总之等总督大人的命令吧。”
“是。”
接到这类明显‘精神分裂’命令后的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依旧平淡,但内心里都有了预感,外交部的天,也要变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