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舌战群儒陈寒狂怼官员(2/2)
反倒是站在了他的立场上,提出反对意见。
朱元璋估计是很喜欢这个人。
所以即使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巡城御史,可有大事,居然都有他的份。
估计其他的人也都看得出来。
当前敢于在公共场合之上,对陈寒进行扎心弹劾的,还得是由郭汝槐这样的人来做。
同样那些文官,更是有一些小心思。
那就是,你不是一直去救这个郭汝槐吗?
可是这个郭汝槐,总是站出来反对你。
岂不就是告诉世人一件事情。
那就是你做的那些事情。
即使被你救过的人,也不认同。
那反对的意见就会更大。
反对的效果就更多。
听完了郭汝槐的话之后,陈寒直接是说道,“如果一项新的技术害怕流落世面,害怕被买卖人利用。”
“那将来咱们就不用谈发展。”
“大明王朝现在继承的可不仅仅是元朝的衣钵,同样也继承了我中原王朝,自秦朝以来所有的技术。”
“当年制造铁的技术尚且保密,提盐的技术尚且保密,制煤技术尚且保密,可到如今,不照样成为了千家万户常用的技能?”
“如果我们敝帚自珍,将所有新技术,全部用于朝廷自行消化。”
“那请问有多少银钱,能投入这生产当中去?”
“就光说钢铁和玻璃生产,每日要耗费多少焦炭?需要耗费多少砂石,郭大人你可清楚?”
这个话问得郭汝槐一时哑口无言。
陈寒道:“每日要消耗的焦炭在三千斤以上,每日要消耗的砂石在五万斤以上。”
“这些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大,请问国库有多少钱财来消耗?”
“难道一定要等到国库无法支撑,让这项技术永久地成为束之高阁的图纸吗?”
“请问诸位大人,你们是想让这水泥路铺设到全天下去,还是仅在京城周边使用?”
“仅仅只让京城周边的高官,能踩在这平坦的道路上,反倒让全天下百姓依旧在这泥泞的道路之上原地踏步?”
“请问这便是你们这些高官胸怀天下的觉悟吗?”
陈寒这番话说得郭汝槐面有惭愧地退下去。
不过很快有也有官员站出来说道,“可是陈大人,如果让买卖人参与进来,将来他们以利益为决策,以金钱为导向。”
“将所有技术通通加以利润来合计,岂不出现粗制滥造?”
“就算技术再好,用到百姓身上,也只不过是皮毛而已。”
“反倒是害了天下所有的人。”
“那这又该如何解决?”
陈寒于是再次反驳:“任何一项新制度和新型事物的出现,都会经过一个阵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买卖人的确会贪图利益,买卖人的确会粗制滥造。”
“然而你不能否认的是,当一切都透明化之后,就算百姓没有多少见识,他们依旧会知道玻璃是要透明的,水泥是不能溶于水的,钢铁是不能被轻易折断的。”
“将下边的压力倒推于所有的买卖人身上,迫使他们想要获得利润就必须精益求精,这才能长久获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