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潞州府(1/2)
冯老太君得知自家孙女被人所救,立马派人出城感谢恩人,等冯府的随从赶到城门时,陆七七等人早就不知所踪。
三日后,陆七七和李家村村民终于抵达潞州府。
陆七七骑着冯语儿留给她的马,看到城门外搭着棚,士兵们正在给难民施粥。
村民们看到粥棚,和来来往往的行人,再看看不远处高耸的城门,心里也不那么害怕了。
和州郡不收门禁,但也要登记造册,村长在李守财的搀扶下,去找城门下坐在书案后的官员登记,陆七七和村民们在路边等候。
门口的士兵看到,李家村的队伍里有三匹马,牛车、驴车披着雨布连成一排,要不是村民们都脏得像煤球,都看不出是逃难的,还以为是行商的商人呢。
李家村的村民赶了一天的路,肚子早就饿了,陆七七就让村民们将驴车、牛车放到一旁别挡着道,又留一小部分人守着东西,然后其余村民都去排队领粥喝。
施粥的士兵看到粥棚外,一下子来了百来号难民,怕难民看见粥,一窝蜂冲上来造成踩踏丧亡事件,立马叫了七八个士兵去维持秩序。
维持秩序的士兵们,还没走到粥棚外,李家村的村民就自发地捧着碗,排好了长队。
见此情形,士兵们面面相觑,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不用维持秩序,就有组织有纪律排队的难民!
陆七七牵着陆瑶进了粥棚,跟在村民身后排着队,轮到她们俩时,士兵给她们打了大大一勺粥进碗里。
在士兵看来,这些日子来领粥喝的难民,个个又脏又臭,一时间看到两个脸庞白皙,身上没有怪味的小姑娘,心情都好了很多。
村民们陆续领了粥,就走到了棚外。
一些村民捧着粥,还有点舍不得喝,就怕眼前的粥是在做梦,一碰梦就醒了,粥也没了!
也有一些村民,一接过粥就开始喝了起来。
虽然一路上跟着陆七七有肉吃有粮煮,但大家也不舍得煮这么浓的粥喝,都是参着苦野菜煮着喝。
就怕路上没东西吃,还要啃树皮,喝泥水。一下子喝到浓粥,大家都想哭了。
陆瑶看到碗里的浓粥,高高兴兴地捧给陆七七看,“姐,潞州郡可真好,你看这还有白粥”。
陆七七低头看到自己碗里,浓稠绵密的白粥还冒着热气,有种踏实的感觉涌上心头。
她们终于不用奔波赶路,四处逃荒了。
陆七七喝粥的时候,听刘通说,和州郡在十年前可是富庶之地。
只不过在十年前秋收之际,突然遭遇蝗灾,颗粒无收,让和州郡的人四处逃难,这才没落下来。
五年前,新任知府接管和州郡,又让人烟荒芜的和州郡,又渐渐有了人气,但和当年的盛况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
陆七七喝完粥,拿了一块布帕子擦嘴后,问刘通,“刘叔,你之前来过潞州郡?”
刘通像是回忆起什么,笑得爽朗道,“当年跟着师傅当学徒的时候,在潞州郡待过两年,后来就跟着师傅去了别的地方。”
陆七七点点头,看来刘叔还去过不少地方,见识过不少世面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