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八章 出售IBM的PC业务(1/2)
“小杨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
联想电脑不仅是联想集团的主业,其销售额和利润还占到联想控股收入的70%和净利润的85%,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专志特别关心联想电脑在国内外的销售情况。
2000年4月1日,柳专志将联想集团分拆,原联想电脑部门作为新的联想集团存在,联想控股的股权从60.8%变更为57%;原联想It科技部门组成神州数码,联想控股占比51%。
杨圆庆担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发展pc业务,成为事实上柳专志的接班人;联想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郭维担任神州数码公司总裁。
联想控股成立了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柳专志亲自负责创投产业。
神州数码于2002年7月在港交所顺利上市。
经过联想控股1万多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联想控股在2000年-2002年的年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保持30%的增长;连续三年保持每年5亿元的净利润,完成了国资局规定的联想控股的“认股权”附加的二个考核指标。
2003年3月,联想控股进行了股权改革,职工持股会如愿以偿的获得了联想控股35%的股权,中K院(通过国科控股)持有剩余的65%股权。
2003年,联想集团总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11.2%。
国智电脑股份公司2003年总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34.75亿元,同比增长24%。
联想电脑虽然还是占据国内第二的市场份额,但同国智电脑公司相比,不论是销售额,还是净利润,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竞争对手,柳专志和杨圆庆废寝忘食,想过多种办法,但成效不大,昔日pc产业龙头老大的联想集团如今在国内电脑产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2003年初,杨圆庆提出国际化战略,但出师不利,国际化道路遭遇尴尬,由于联想的英文标识legend涉及商标侵权,去年4月28日,联想集团在京城宣布,正式将旧标识legend换成lenovo,并在网上召开了发布会。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专志表示,实际上联想要强调的是品牌标识更换并不是品牌更换。品牌好比是一个人自己,标识是他那些外在的衣服,联想现在换的是衣服,人还是原来的人,联想还是原来的联想。
“董事长,联想集团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要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我们聘请麦卡锡公司作为咨询公司,继续同Ib公司谈判,双方就交易价格、资产范围、债务承担等展开磋商,一旦收购成功,我们在全球pc的市场份额将占据第四位。”
国智超算中心落户津门后,国智电脑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形象见更加高大上,杨圆庆的压力越来越大,联想集团追赶对方的脚步更加艰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同Ib继续谈判,投入巨资收购Ib的pc部门,接收Ibpc部门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专利,获得thkpad品牌及相关技术,增强研发能力,通过Ib的全球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成为全球第四大电脑公司。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1991年,Ib将打印机业务卖给利盟;2002年将硬盘业务出售给日立,开始剥离多个非核心业务,剥离pc业务是这一战略的延续,旨在聚焦高利润领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