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最后两条笑话(2/2)
他父亲明白,儿子仕途有为才能光耀门楣。于是在父亲的期望下,唐寅十五岁入吴县县学,凭着惊人的天赋学有所成。
16岁高中苏州府秀才第一名,29岁又高中应天府举人第一名(解元),所以又称“唐解元”。
17岁他为沈母作寿,画《贞寿堂图》为贺,就被称赞“山石树枝如籀篆,人物衣褶如铁线”。
29岁赴京参加会试,考题出的很偏很难,全国只有两份考卷答得流畅明白,其中一份就是唐寅的。
看起来这么年轻就有所作为,前途肯定大好吧?
不然:
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徐经是富二代弟子,他对唐寅的文采十分崇拜,两人同行赴京赶考。
到北京后唐寅随着徐经多次拜会程敏政,当程敏政被钦定为主考官时,唐寅还请程敏政为自己的诗集作序。
在考试结束后,程敏政看着两份优秀的答卷脱口而出:“这两张优秀的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无论是嫉妒或是猜疑,一帮人启奏给皇上程敏政泄题,随即被押入大狱严加审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