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推翻原有藩属体系,追溯1500年账期(2/2)
准备开仗吧!
这种堪称狂妄的战略自信,让阮氏的使者心慌的一匹。
他一路快马加鞭,翻山越岭,腾云驾雾,抢时间赶回升龙城,奄奄一息的拿出上国的战书——诸君,准备死战吧。
那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又来了。
……
吴皇宫,气氛轻松。
“陛下,黎维祁又赋诗一首。”
“放那吧。”
这已经是第7首颂诗了,字里行间,从各个角度夸赞吴皇。
翻译成最粗俗的语言就是:
爹,棒。
爹,伟大。
爹,我爱你。
爹,求求你赶紧发兵吧。
安南,是儒家圈的优秀子弟。
黎维祁的儒学素养不错,赋诗中规中矩,虽无李杜之才,但做个举人问题不大。
……
海军部,紧锣密鼓地筹划对金兰湾的行动。
卫戍舰队将出动5艘主力战舰,加入南洋舰队一道参与此行动。
远征海外,后勤补给很关键。
粮食可以在当地筹集,但其余物资皆需依赖国内。
陛下批准,从兰芳坤甸港、广州港开设去往金兰湾的两条补给航线。
金兰湾,意义重大。
将是帝国在南海区域的第一大港,由海军和陆军共驻,殖民地保护神第4军团又多一处防区。
一道道命令从苏州府发出。
分别发往广州、兰芳坤甸、大员府城、爪哇巴达维亚,采用通信塔和双桅快船相结合的送信模式。
……
安南都城,升龙城。
一队队身穿藤甲的士兵押送黎朝犯人至此,挥刀砍下。
红河里飘满尸体,最终冲入北部湾。
2天前,
使者从苏州府赶到升龙城,带回了吴朝要出兵干涉的消息。
西山军统帅阮文岳一夜辗转未眠,压力山大。
所有人如鲠在喉,既恨又怕。
最终,
阮氏三兄弟决定,打!
将西山军集结到北方,依托天然关隘,抵御吴军。
同时,阮文惠率一支2000人的偏师在密林中袭击吴军粮道。
安南人对于如何抵抗天兵很有经验,口口相传。因为除了宋,其余朝代都主动征讨过安南。
……
阮氏三兄弟发誓要痛击吴军,打疼吴军。
让吴朝知道安南个是刺猬,没什么肉,就是刺多。
之后,
再上表求和,给足吴朝面子。
大家各退一步。
上国封自己为安南国主,年年上供,绝不遗漏。
随着军令下达,
源源不断的西山军从南方嘉定(胡志明市附近)前线向北方调动,将整个防御重心放在了北方。
当然,
阮氏没忘了把黎朝的拥护者先狠狠杀一遍,这才有了升龙城外的血流成河、尸体堵塞。
……
第4军团以大员府城为主基地。
为了适应身份,黄肆进行了内部调整。将炮兵和辎重全部打散和步兵混编。
团一级编制,太大。
打殖民地战争并不适合。
殖民地征讨,出动营级(500人)和连级(250人)更适合。
此外,
固定驻扎据点以排(50人)为单位。
大员岛最北的基隆驻扎了1个营,在中间的彰化驻扎了1个连。
在爪哇岛布置了3个步兵营。
在兰芳布置了2个步兵营(从爪哇调动而至)。
因为安南是一个在中南半岛的独立的王国。
它和大员、爪哇、婆罗洲不同,有可能会面临数万乃至十数万敌军围困。
所以,黄肆准备抽调4~7个步兵营进驻金兰湾。
……
2个月后。
吴军舰队抵达金兰湾外海。包括2艘三级舰,6艘四级舰,10艘5级舰,3艘运兵船,20艘补给船。
最后一次补给是在广州。
之后舰队沿着海岸线南下,在黎朝向导的指引下轻松抵达了金兰湾。
安南国王黎维祁在旗舰上,一路又惊又喜又忧。
惊的是——天兵居然不走陆路从镇南关南下,这可是两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战争路线啊。
喜的是——天兵威武,武德充沛。
忧的是——庞大的账务,还不起。
临行前。
他已经签署了一份《安南请上国驻军条约》
黎朝需要承担驻军之一切开支。
吴朝承诺,驻军的数量不超过5000,驻军地点不超过3处。
原则上,
驻军不干涉安南内部任何事务,除非黎朝主动请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保护黎朝不被任何外部势力入侵。
黎朝对吴朝全面开放。
吴朝商品进入安南无需交纳一切关税。
吴朝百姓可自由出入安南,游览、定居、经商、开矿、嫁娶、做慈善。
……
黎维祁人在屋檐下,也不敢不签条约。
自己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400万两黄金又如何?
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亡国的光杆皇帝罢了~
万一,自己不签,阮氏签了,那就亏大了。
在吴皇宫,
他远远地见到了阮氏使者。
吴国的威胁之意很明显,莫要认为自己奇货可居,大不了换一个人支持。
相当皇帝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不说远了,
南方旧阮政权的逃亡王子阮福映此时就在暹罗,一边游说暹罗王,一边勾搭法兰克传教士购买军火,多方筹措,试图复国。
若是吴皇勾勾手指,朊福映肯定眉开眼笑的跑来苏州府签署条约。
卖小国的赛道,竞争很激烈的。
……
“开炮!”
战舰对准金兰湾防御工事展开炮击。
此地只有300守军,可怜兮兮的10条小船,1座军营,1处寒酸的炮台。
仅仅一刻钟。
被炮弹击中燃起大火。
1艘5级舰冒险驶入湾口作为尖兵。
黎维祁站在旗舰高处,举着千里镜,兴奋的观察。
“天兵威武,好,打的好。”
金兰湾口宽度仅半里,两侧有半岛护卫,港内面积庞大,甭说风帆战舰,就是航空母舰都能停。
名副其实的东亚第一良港,没有之一。
……
刘武放下千里镜,微笑着说道:
“开瓶好酒。”
一群人站在甲板上,端起酒杯高呼:“万胜!”
然后,
挨个和黎维祁碰杯。
海军就这点好,可以搞仪式感。
半个时辰后,舰队全部入港,俘虏了几艘小船。
运兵船靠港,士兵登岸肃清周围。
太轻松了!
一来是安南军队缺乏海上战略眼光。二来是连年混战,菜鸡互啄。
黎维祁踏上陆地的一瞬间哭的不能自己,他双膝下跪,捧起土壤放到嘴边。
就差来份罪己诏了。
一个合格的演员~
一个典型的君王~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