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调教大唐 > 第87章 耍缓兵之计的来了

第87章 耍缓兵之计的来了(2/2)

目录

突厥后军原本以为契丹骑军会为己方断后,可却万万没想到契丹骑军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绕道逃了,待得发现唐军径直杀奔而来时,哪还有丁点的战意可言,忙不迭地丢下了辎重,疯狂地向西北方鼠窜不止。

“传令下去:不管那些牛羊,追上去,杀光贼子!”

牛羊马匹乃至那一车车的辎重都很值钱,但,薛讷却根本不加理会,就只管率部疯狂向前追击。

辽河边。

阿史那瓌已率前军先过了河,不过中军大半将士还停留在三里湾的河岸边。

原因就一个,除了三里湾这三百来米的河岸较为平坦之外,其余河岸都相对高耸,不太好下到河面上。

如此一来,数万将士显然无法快速渡河。

更为麻烦的是冰封的河面太滑,根本无法策马而过,所有将士都只能牵着马,小心翼翼地往对岸走。

即便如此,还是时不时有人、马滑到在地,整个渡河现场乱得个够呛。

“唐贼杀来啦,唐贼杀来啦……”

就在这等要命时刻,东南方突然烟尘滚滚大起,赫然是后军的溃兵们逃来了。

这下子,本就混乱不堪的渡河现场彻底乱成了一锅粥,所有的士兵都想抢先过河,结果就是大家伙都挤在了一起,人挤马撞地,过河速度不单不曾加快,反倒是更慢了不少。

“突击,突击!”

见前方的突厥军已然大乱,薛讷当然不会错过这等痛打落水狗之良机。

但听他一声咆哮之同时,策马狂飙,径直便杀进了乱军之中,手中一柄方天画戟运转如飞,所过处,挡者无不披靡。

完了!

河对岸,望着手下将士惨遭屠戮,阿史那瓌痛苦地闭上了眼,奈何,他现在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就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血腥的屠戮,还停留在辽河东岸的近二万突厥骑兵瞬息间就被冲得个七零八落。

不少机灵者丢下了战马,只管往冰面上冲,倒是基本都能逃得一命,那些懵了头的,就没那么好运了,被三万余唐军铁骑杀得个人头滚滚落地,血流成河,又怎个凄惨了得……

次日,巳时三刻。

李贤率主力赶到了辽队县,可惜,此时的辽河冰面上已经布满了无数的裂痕,化冻在即,人马都已无法通行,收复营州的脚步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

二月十三日,李贤的告捷文书送抵京师,朝野为之震动——以不到六万的总兵力对决十五万余三族联军,结果,竟是连战连捷,歼敌二万四千之巨,生擒一万八千余,缴获牛羊马匹十数万。

这,无疑是场极其辉煌的大胜,尤其是在大唐其余各线战事进展都不是太顺的情况下,更显珍贵。

但,不管民间如何热议连连,高宗与武后在此事上的反应都很冷淡,并未大肆表彰,仅仅只低调批复了李贤所上的请功折子,除此外,再无其余表示,甚至不曾催促李贤进兵营州。

二月十四日,辽河的凌汛期已过,而春汛期又尚未到来,这无疑正是进兵营州的大好时机。

李贤自然不会坐等高宗的诏书,紧急调来了辽东水师,率增补过后的六万五千步骑强渡辽河,进逼险渎县(位于今之台安县附近)。

见辽东军势大,契丹守将耶律古恒根本不敢迎敌,率二千骑弃城而逃,辽东军以此城为据点,设立了后勤转运中心,并由徐进领兵五千坐镇,

李贤率六万大军继续向柳城挺进,沿途兵不血刃地连续收复了守提城(今之盘山县)、徒河(今之凌海市),兵逼柳城的东大门——守捉城(今之义县)。

在辽东军的压力面前,阿史那瓌与李尽忠、孙万荣就战还是撤一事分歧严重——阿史那瓌在实力大损后,不想再打了,可李、孙二人为了自保,却是决意死战到底。

最终,双方闹得个不欢而散——阿史那瓌率六万二千余残部直接撤走,一路疾奔漠南,而李、孙二人则是尽起八万五千主力赶赴守捉城,欲与李贤决一死战。

“殿下,臣以为所谓的突厥与契丹人闹翻恐怕有诈。”

相关消息传到了辽东军中后,众文武们无不大喜过望,唯有魏思温却是很冷静。

“卿所言甚是,这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罢了,料想阿史那瓌那厮定是已率部绕道新城(今之阜新市),欲偷袭我险渎县,断我军的粮道。”

李贤同样很冷静,概因他根本就不相信契丹人在势颓的情况下,还敢跟北突厥扯破脸,所谓的闹翻,不过只是在耍诈而已。

“殿下英明。”

这一听这般说法,魏思温便知李贤心中肯定是已有定计,自是不会再往深里多谈。

“禀殿下,契丹人派了李报国前来,说是有要事要见您。”

魏思温话音方才刚落,就见一名轮值校尉已急匆匆地走进了帐中。

“呵,瞧,耍缓兵之计的来了。”

闻言之下,李贤登时便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