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调教大唐 > 第151章 背刺

第151章 背刺(2/2)

目录

“但,颉跌利施可汗看的可不是那老虔婆的面子,而是与我父王已暗结同盟。”

“目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消大将军您肯共襄盛举,大事可定焉,到那时,您就是不世之功臣,赐姓封王必然之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李冲越说越是慷慨激昂,话里的蛊惑性可谓是十足十。

“王爷就不怕张某去检举了您吗?”

张玄遇心动了,但却并未表露出来,而是似笑非笑地发问道。

“呵,不怕,这等损人不利己之事,大将军做不出来,再者,就算您去找了那老虔婆,她此时也顾不得跟我父子计较了。”

“一旦中牟被破,那就大家伙一起完蛋好了,玉石俱焚而已,有啥好怕的,您说呢?”

光脚的怎么会怕了穿鞋的,反正不搏上一搏,大家伙都得跟着武后的破船一起沉了。

再说了,李冲父子可都是李氏宗亲,就算洛阳沦陷,他们只要认错诚恳,李贤为了安抚人心,真就不见得会立马拿他们父子来开刀,等熬过了一段时间,自然会有其它变数。

“……”

张玄遇顿时沉默了下来,概因这么个决断可是关系到他一家满门的性命,又岂是那么容易能做出抉择的……

自管城被辽东军拿下后,中牟的战事就陷入了古怪的对峙状态——辽东军不攻,李孝逸所部也不动,既不设法突围,也不反攻,双方就这么很有默契地保持着现状。

同样的,占据了管城的李图鲁也只管坚守不出,唯一跳得欢快的就属李多祚所部了——在拿下了太原之后,李多祚并未多逗留,迅速率部西进,一路上完全没遇到任何的抵抗,就跟郊游般杀向风陵渡。

总体战局对辽东军来说,无疑极其有利——不出意外的话,李孝逸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一旦该部溃败,那,洛阳也就像是颗成熟的果子,就等着李贤伸手去摘了。

“禀殿下,柳城发来急信,颉跌利施可汗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南下,其前锋已至新城。”

但,意外到底还是发生了——十二月初二,末时四刻,李贤午睡刚起,唐休璟就急匆匆地赶到了中军大帐。

“呵,趁火打劫的来了,传令狄仁杰、陈东,一切按预定计划行事。”

对这么条消息,李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概因他早就料到突厥人会来上这么一手背刺,当初把步军将领中最能打的陈东留在辽东,防的就是这个……

十二月初四,狄仁杰以河北道行辕的名义向全辽东百姓发出了公告,言明北突厥汗国二十五万大军已经来犯,为抵御来敌,宣布从即日起将三万预备役骑兵编入现役。

对此,辽东二百四十余万百姓无不表示支持,更有不少不在编成序列中的预备役将士自发到官府请命,要求入伍,保家卫国。

最终,短短三日时间而已,辽东军新编的骑兵部队赫然多达四万五千余。

个中绝大部分将士都是原各少数民族的骑兵,又都曾在预备役时接受过辽东军的各种战术训练,来之即能战,完全无须再花费大量时间去整训。

至此,算上原本驻屯平郭的一个骑兵师,陈东手下赫然已有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军师以及五万二千余骑兵。

只是,就在辽东紧急加紧战备时,突厥大军可没闲着。

十二月初五,颉跌利施可汗命令其弟阿史那瓌率五万大军西进辽河,以防备辽东军突然渡河西进,自己则率二十万主力浩浩荡荡地杀向了柳城,打算先断辽东军一臂。

十二月初七,阿史那瓌所部在连续占领了已空无一人的守捉城、徒河城后,又轻取了同样已被辽东军撤空了的守提城,但却没敢强渡已经彻底冰封的辽河,全军以守提城为核心,就此屯驻了下来。

同日,颉跌利施可汗所部主力杀至柳城,鉴于敌我兵力太过悬殊,徐进决定固守待援。

“来人,去城前喊话,让汉狗即刻开城请降。”

颉跌利施可汗自忖兵多将广,完全没把徐进所部那一万二千余人放在眼中,兵马一到,连安营扎寨都不曾,第一时间便驱兵直扑城下。

“城上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走投无路了,若不早降,城破后,鸡犬不留,给你们一炷香时间考虑,过时不候!”

随着颉跌利施可汗一声令下,自有一名大嗓门的通译趾高气昂地策马冲到了城前,扬声大放了通厥词。

“开枪,给老子毙了那混球!”

屁的过时不候。

徐进可没将城下那二十万突厥大军放在眼中。

“呯、呯!”

两声枪响过后,那名喊话的通译就已一头栽下了马,手足胡乱地搐动了几下后,便即没了声息。

“狗贼,竟敢如此辱我,传令下去:着阿史那鲁提率本部兵马即刻发起进攻,本可汗今夜就要入驻柳城!”

这一见守军居然打死了自己的使者,颉跌利施可汗顿时大怒,不顾长途行军之疲劳,悍然下令发起强攻。

“呼嗬、呼嗬、呼嗬……”

旋即,但听号角声骤然而响中,三千突厥骑兵高呼着战号,从本阵中一冲而出。

在其后,还有五千名突厥士兵扛着云梯向前飞奔。

“呵,上赶着来送死呢。”

饶是突厥军一上来就投入了重兵,可徐进却根本不以为意,甚至连命令都没下,就这么不屑地望着狂飙而来的突厥骑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