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小国琉球2(2/2)
而且负责基地对外联络的海军官员也不露面了,一连串的意外,让他不得不往更特殊的情况上猜想,比如……伸出食指向头顶上指了指。
“这……等我一等,待本王更衣后一同前往!”
尚宁让丞相的手指头吓了一跳,自己都是国王了,头顶上的自然就是皇帝。思路一打开,越想越靠谱,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按说御驾莅临是该事先通报的,可景阳皇帝行事风格一向天马行空,海军又是他创建的,想必跟着船只出海也不是难事。能让这么多战舰护航的人,恐怕也只有他了。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尚宁还是决定亲自去基地打探虚实。如果真是大明皇帝来了,不管海军宪兵让不让自己进,也算尽到了属臣的礼仪。
“大王,别忘了账册……与萨摩藩交易的账目!”对于国王的决定宰相也觉得合适,不过还得准备好一件东西才算真不失礼。
他跟随琉球王去过不止一次大明都城,也见过不止一次帝国皇帝,更与大明朝臣打听过深浅。得出的结论就是要想保住琉球国的地位,可以不送礼不进贡,但不能不记账。
账目清楚了,哪怕多瓜分些财物,只要认错及时且诚恳,又有弥补的措施,就有改正机会。否则就算一文钱没多拿也得不到褒奖,稍微出点问题立马大祸临头。
“对对对,我这就吩咐人去准备。丞相,用来疏通河流修建堤坝的那笔银子又该如何交代?”尚宁听到账目的字眼,浑身就是一哆嗦。
这些年琉球和日本之间的走私贸易做得如火如荼,银子肯定没少赚,属于帝国皇帝的红利自然如数奉上,一个铜板也不曾少给,剩余的才是自己和官员们分配。
但皇帝曾经说过,每年都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用来修缮都城周围的水利设施、道路,再时不常的给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减减税赋,既方便了百姓们的生产生活,也博得点好名声。
道理自己都懂,也认为皇帝说得对。可是吧,当白花花的银子到手之后,怎么咬牙也舍不得往外掏。
可是鉴于皇帝的威名,又不敢出尔反尔,于是就把本该用于都城周围水利设施建设和减税的银子挪用了少半。只要不是仔细查看,外人很难分辨每年的工程量需要花费多少。
“……顾不上了,只要大王如实承认,再保证补足,皇帝陛下就不会多加责难。万万不可狡辩,切记切记!”
说起这件事丞相也很是为难,因为从中动手脚的不止琉球王,还有他一份。事到如今只能实话实说了,撒谎是没有出路的。
多位大明朝臣都明确表示过,锦衣卫不光在大明本土有,海外领地和属国一样也有,且专门从事打探政要消息的工作。
既然帝国皇帝突然驾临,就不可能一点风声没听到。一旦问起来怎么回答是很关键的环节,必须提前叮嘱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