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家(2/2)
这时候韩妈已经把电风扇搬到了院子里面的桂花树下,不但给儿子泡了好了茶,还把西瓜放到水笼头
韩立出来后直接就坐到了桌子前面,拿起茶缸子喝了一口,马上就恭维起老妈来。
虽然这些话比较老,有些韩立已经已经说过好几遍了,但是效果却是非常的好,几句话就让韩妈笑了起来。
母子俩一边逗着小亮,一边聊着家里面的事,没一会门外边就传来了韩大姐的声音,她人还没进门呢就喊上了。
“妈、妈,小弟真的回来了?”
“大姐,我回来了。”
韩大姐把自行车支好,连车上的那些肉都没管,先是拉着韩立前后左右看了一圈,说出了跟韩妈一样的话。
“瘦了.”
韩立。
姐弟俩还没聊一会呢,戚招娣已经拎着很多食材赶了回来。
“韩大哥”
戚招娣虽然没有如同韩大姐那样围着韩立转悠,但是架势也差不多。
韩立现在听到瘦了这两个字就头疼,不给戚招娣说自己瘦了的机会,说了几句就直接拉着她坐了下来继续刚才的话题。
不过她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听韩立吐槽英吉利那边的情况,包括食物特差、猪肉特腥.等等,顺道还说了一下自己是如何想念家里的饭菜。
当然还有那些失业人员的生活,能说的差不多都说了一下,不适合说的那是一个字都不能提。
韩立的这番话让她们听的大开眼界,因为这两年国内引进了一些外国的影片,大家说这些跟电影上演的一点都不一样。没想到外国人也是只捡好的拍。
国内目前的电影以宣传为主,国外的电影以票房、赚钱为主,这其中的性质不一样,所以这种事还真没什么好讨论的。
韩立也从老妈她们这边得知,还有就是上级批准了拥有正式户口的人在当地可以从事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后之后,去年再次扩大了个体经商范围。
因此去年后半年的时候,四九城有了第一家个体饭店,很多人看到人家生意不错,这半年来四九城新开饭店、小饭馆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
因为服务态度好,很多人请客吃饭的时候都喜欢去个体户那边。
跟饭店一样兴起的还有一些小卖部,卖的都是一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瓜子、糖球之类的家里面的日常用品。
大多数小卖部里面都有了电话,不过只能打国内长途,国际长途依旧需要去邮电局,这样的小卖部棉花胡同南口就开了一家。
这样的小卖部离家近,都是老街坊说话的时候也好听,因此只要小卖部有的东西,大家都不会去供销社、国营商店里面买。
不过后海子这边的住户不多,暂时还没有个人在这边开小卖部。
但是因为二十多年的那些事,很多人说起来这些个体户的时候都不太赞同,认为这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人才会去做这个,有能耐的谁不去上班呀。
甚至还有人在私底下悄悄的说,别看这些个体户现在能养家糊口,要是跟前些年一样的话.,这可是要影响到家人后辈的.,到时候.。
用韩妈的话来讲,往后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南方特区没事,这些个体户也不会有事,最起码目前这些个体经营户的诞生,让他们街道办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但是,这些无业青年、返城青年当中还是有很多不正经找事做的人。
他们这些人当中胆子大的人开始溜门撬锁、当“佛爷”、胆子小的偷鸡摸狗。
抓进去不少,送去郊外挖沙子的也不少,但是放出来这些人改邪归正的不多。
那种屡教不改的人,让各个街道办和派出所都快要把他们给恨死了。
为了这些人不再犯事,不让他们成为影响单位、个人的成绩隐患。
街道办每天晚上都要派人陪着他们学习,嘴皮子都快要磨破了。
派出所时不时的就要派人去他们这些人家里面转一圈,腿都细了两圈。
大家一直聊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韩妈带着韩大姐、戚小妹去厨房开始张罗晚饭,韩立留在院子里面看着小亮。
经过这一下午的接触,韩立现在抱着小亮的时候他已经不哭了。
韩立抱着儿子轻轻的捏了捏脸蛋,看着小家伙挥舞着胳膊吐出来泡泡后大声的笑了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