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 第356章 为时已晚

第356章 为时已晚(1/2)

目录

【。3。】,

杨鹤是个标准的士大夫,如何能容忍这种事情。

可是不仅是延绥兵,就连固原兵也是欠饷一年多。

如今看到延绥兵入城抢掠,一个个发了大财,都双眼通红,十分羡慕。

不过他们现在被杨鹤辖制。

杨鹤严令他们不许进城抢掠,所以不管固原兵如何哀求,参将陈仓都不敢下令,不过这也使得

另一边,杨鹤去往延绥兵营严厉斥责洪承畴纵兵掳掠,残害百姓的行为,下令他尽快收拢军队,不要再扰民。

不过两人已经撕破脸。

不要说延绥兵已经抢上头,根本管不住,就算能管住,洪承畴也不会为了杨鹤一句话得罪那些丘八。

他接下来剿灭贼寇,建功立业,还需要用到这些丘八。

于是洪承畴阳奉阴违,表面上严厉呵斥,实际上背后纵容。

抢掠持续了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一早,各部将官才下令各部回营,派出亲兵上街维持秩序。

十几个官兵不听劝告,还想赶紧再抢一把,就被亲兵捉住,直接押往接口斩首示众。

等到头颅落地,血液喷洒,这才浇灭了其余官兵的野性和贪欲,各部陆续出城,返回营房。

然后延绥兵开始逼迫民夫拉着架子车,到街上运载尸体。

没有一会,一辆架子上就堆满了尸首。

上面有身穿锦衣的大户,也有面容姣好的妇人。

这些人皮肤死灰,双眼空洞中残留着一丝惊恐和哀求。

但是此刻只能被人当做烂肉一样堆在一起,运到城外的土坑中焚烧掩埋。

杨鹤在亲兵的护送下看着一车车的尸体运出去。

他的眼中满是怒火,又有一丝悲凉。

有拖家带口,逃入营房的致仕官员向他说起,李毅率领的贼寇入城之后不仅秋毫无犯,还分发钱粮,为百姓做主。

而他们这些大明官兵,竟然抢掠杀人,残害妇人,种种罪行罄竹难书,简直就是贼寇。

真正的贼寇倒是军纪严明,真正的官兵反倒比贼寇更加凶狠残忍。

这种情形,让杨鹤如何不心中悲凉。

他进入延安城,召集了延安城内所有的武官和文臣。

在议事上,他下令各军严明军纪,算是对洪承畴纵容延绥兵表达不满。

可是洪承畴满不在乎,艾万年得了好处,只是口头上请罪,实际上并不放在心上。

最后杨鹤重新申明朝廷的政策是招抚。

李毅本事角河堡操守官,屡立奇功,实际上不日将升任游击将军。

要知道李毅年纪不过十七,能够成为三品武官,掌握一营兵马,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可是他谋逆造反,其中自然有李毅不忠不义,包藏祸心,但王薄均等文官的逼迫陷害还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杨鹤还是强调,接下来要先行招抚,再行围剿。

以剿助抚,争取招抚李毅,将延绥一大隐患,变成一大助力。

对于杨鹤还想招抚李毅的想法,洪承畴嗤之以鼻。

他毫不留情的直言招抚就是资贼。

李毅如今已经谋逆,并且打出对抗朝廷,平均田亩,天下大同的旗号,可见谋逆之心很早就有。

现在官兵应该做的,就是趁着李毅实力不强,立足未稳,调动全部兵马围剿李毅,抓住李毅斩首示众。

杨鹤的招抚和洪承畴的追剿完全对立。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洪承畴坚持让杨鹤将固原兵留在延绥,帮助他围剿李毅。

可是杨鹤根本不愿答应。

既然洪承畴公然和他作对,那么他也没有留面子,直接让洪承畴听从自己的命令,以延绥巡抚的身份留在延安城,稳定人心,等待新任延安知府的到任。

这一招可谓是名正言顺,手段很高明。

洪承畴也无法拒绝,只能被迫留在延安城。

可是他明白,李毅这个心腹大患每过一天,实力都很大增。

所以他指派艾万年、贺人龙二人率领标营和延绥兵前去清涧追缴李毅。

等到杨鹤和洪承畴在延安城争得面红耳赤时,义军终于赶到了赵胜他们的地盘。

这里是一处山谷,山谷外有一条小溪,周围村庄较少,确实是一个好去处。

李毅等人入驻山谷,将伤员安排在窑洞里,剩下的人则搭建帐篷。

这次战事,虽然义军损失惨重,可是同样也有许多收获。

不说钱粮兵械这些明显的好处,就是在一连串高强度的战争下,原本互不熟悉的各部人马都并肩作战,团结起来。

并且产生了一大批经历过战争的老兵。

有着这些人在,李毅相信义军应该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等到初步安定下来,李毅首先去窑洞看望伤员。

好在农会事先储备了许多大蒜素,酒精和麻布,再加上转门配置的伤药,伤员的死亡率并不高。

不要小瞧了伤员的死亡。

古代战争中,两军对垒,想要完全杀死对方是很困难的。

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死于战后的伤口感染。

而李毅下令制作的这些伤药工具,成功的让伤员的死亡率降低了六成。

这就是说,目前的千余人的伤兵,最后至少能有六百人能够活下来。

至于剩下的一些人,就算活下来,怕是也要留下严重的伤病。

但这就是战争得残酷性,李毅能做的就是安顿好他们。

等到看完了伤员的情况,李毅返回军帐。

不一会,李毅手下一应核心成员都赶来议事。

如今李毅的手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就是碎金军。

目前碎金军由刘宗敏和高老实率领,人数有八百人,是李毅手下最强的一支武装力量,也算是义军主力。

其二就是延安府组织整编来的辅兵。

这些辅兵人数有千余人,由李过率领。

第三就是点灯子赵胜他们率领的流民军。

这些年来天灾兵祸,官府无道,所以赵胜手下已经有五千余人。

不过青壮只有三千,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足够的军械训练,好处就是这些人都是仇视官府,真的拥护李毅的目标的人。

很快,所有的人都到齐。

李毅首先说了大家的处境。

如今义军攻占了延安城,可以说声势已经传了出去。【。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