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五百三十六章 桌上熟

第两千五百三十六章 桌上熟(2/2)

目录

这个食盐还有一套提纯手段,最后得到的食盐雪白洁净,即便用的是土法,但结果和现代工艺提炼出来的相差无几。

两人在参观出口处的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盐,周至告诉麦小苗说这是最好的泡菜盐,用它泡出来的泡菜特别鲜脆爽口。

经过打听,两人知道了灯会虽然已经开始了布置,但是晚上却还没有开灯,因此只有白天去观看。

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两人也跑到公园去看了一回,果然白天的灯会一点看头都没有,全是一些纸糊的动物人物,有些看着还怪可怕。

惟一值得称道的是一对用瓷器如茶缸,盘碗,勺子捆扎而成的瓷龙,个头和马门溪龙化石的大小也差不多了,也有两层楼那么高。

不过造型是传统的明清神龙的造型。

瓷器统一用的青花瓷器,因此这两条大龙也是一身漂亮的青花。

“这也算非遗了吧?”麦小苗仰头看着现在灯会上唯二的两处亮点,再次表示赞叹:“他们的手好巧啊!”

“这个还真考住我了,古代瓷器可不便宜,也没有谁会拿这么多的瓷器扎大龙玩儿,所以这个做法的年代绝对不会太久。”

“不过瓷器捆扎又的确有讲究,老时间里瓷器运输的时候挑夫们是不用箩筐的,瓷工们有一套捆扎的方法,可以将几十斤零散瓷器捆扎在一起,让挑夫们挑几十里都不带散架的。”

“好像首届盐州灯会是六四年,当时日杂公司有个老职工擅长捆扎瓷器,公司领导选定用瓷器来捆扎灯具,经过精心设计,老职工选择有漏花形的碗盏,依图案捆扎成瓷器灯具,在碗内装上小电灯泡,通电后整个图案灯光闪闪,受到观众好评。而参展后这些瓷器还可拿回公司继续出售,也很节约。”

“之后每一年这个瓷器灯就固定遗留了下来,灯也越扎越大。但具体算不算非遗,还真不好确定。”

“肯定得算。这都三十年了也!”

三十年的非遗……周至决定跳过这一茬:“不过有一样技艺指定得算,走吧,我们现在就去。”

“什么呀?”

“川菜里有三个派系,其中的小河帮就以盐州为发源地,也称‘盐帮菜’,给你做过的水煮牛肉,仔姜鲜椒兔,都是这里最早做出来的。”

“那我们去哪儿吃?”中午两人在富顺吃的豆花饭,虽然调料和夹川的大相径庭,但麦小苗还是觉得味道挺不错。

就是吃得太早,现在玩了这么些地方,还真有些饿了。

“这里和嘉州一样,都属于美食之城,随便找一家餐馆,味道都不会差。”周至建议道:“不过我们可以在城里转一转,找一家生意看起来比较火爆的菜馆。”

上车围着城郊转了半圈,周至突然发现一家饭馆,招牌上写着“桥头三嫩”四个字,一拍大腿:“就是它了!”

“很出名吗?”

“相当出名。”周至笑道:“今天让你看看什么叫‘桌上熟’!”

来到店里,周至坐下,服务员上来招呼,周至就跟人打听是老谢家哪个儿子开的店。

得到的回答是老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