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国策急转(2/2)
“为什么宋国各地文人和宗族势力,没有反他?这不合常理!”
“还不明白吗?赵桓积累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宋国百姓将他视为真君下凡,护国英雄,岂会反他?”
“他当王爷时,百姓就已经把他当成神供起来了,现在继承大统,已经是宋国毋庸置疑的在世神,宋国百姓朝拜他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反抗他?”
“我说的是宗族势力!”
“宗族势力在赵桓那种铁血皇帝面前,算个屁?宋国最强大的宗族,赵氏皇族,都被他收拾的老老实实,服服帖帖,难道我们还指望,宋国地方上的宗族势力,抗衡赵桓?”
整个金国大殿,弥漫着震惊与慌乱,毕竟这些大臣善于对付软弱无能的宋国。
如今宋国迎来铁血国君,无论是权力还是威望,都达到顶峰,他们面对这样的陌生对手,自然是方寸大乱。
金国礼部尚书,眉头紧锁:“启禀大汗!”
“我大金使团之仇,还没有报,原王还被扣押在宋国为奴,难道因为赵桓登基,这一切就算了?”
就在半个月前,阿不罕逃回金国,将定王府的遭遇,如实上报给了金国朝廷。
当时朝堂震怒,几乎所有官员都扬言要让赵桓付出血的代价。
结果当得知赵桓登基的那一刻,又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仇恨,只剩下了震惊。
礼部尚书突然提起使团之仇,令朝堂为之一静。
完颜晟知道这件事很难办,如果不报此仇,他的威望将会大打折扣。
可是想要报仇,哪有那么容易?
赵桓当王爷时,都不把金国放在眼里,如今继承大统,登上绝顶,派使者和谈,恐怕连京都大门都没进去就被砍了。
至于派大军攻伐,虎翼军钉在易州,太原易守难攻,再加上赵桓大规模改观削减禁军编制,提升战斗力,这个时候与宋国开战,绝不是明智之举。
现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就在完颜晟进退两难之际,紧急被调回上京的完颜宗望,突然提议。
“屠杀羞辱使团的人是赵桓,现在他已经是国君,就算是报仇,也不能冲着赵桓去。”
“而且我军还有大批俘虏,被扣押在易州。”
“我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正式推行和谈。”
“双方交换俘虏,趁这段时间,继续积累力量,伺机而动。”
此言一出,礼部尚书当即质问:“二太子的办法不是不行,但推行和谈,赵桓必然会趁机索取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决不能还给宋国,否则生产马匹的土地,将会进一步壮大宋国的力量。”
“无论怎么谈,我们都没办法谈下去。”
完颜宗望,作为完颜阿骨打,也就是上任大汗完颜旻之子,自然有资格称为太子。
而且金国并不忌讳太子之名,因此就算是在完颜晟面前,直呼完颜宗望为二太子,并无不妥。
不只是礼部尚书,大多数金国官员,都习惯称呼完颜宗望为二太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