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孙晟之死(2/2)
“哦?呵呵。”孙晟带着怡然自乐的神色,好像是听到了什么好消息一样,只见他缓缓起身,取来袍笏,对着镜子整理好了衣冠,仿佛是要参与朝会或出席祭天大典,面朝李璟所在的南方行跪拜大礼,留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臣谨以死报国。”
随后,孙晟昂首挺胸,英勇就义。随行而来的二百余人亦遭屠戮。
孙晟殉国的消息传来,李璟痛哭不已(哀甚流涕),下诏给孙晟追赠太傅,追封鲁国公,赐谥号“文忠”,厚恤其家,提拔他的儿子为祠部郎中,还给他的儿子赐名“鲁嗣”。
英雄惜英雄。柴荣杀了孙晟后,也感到非常后悔(怜其忠,颇悔之)。
史籍对孙晟的评价相当高,说他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书生,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身陷虎狼之穴而不屈不挠,舍生取义,他的死重如泰山。
同为南唐使者的钟谟则被柴荣贬授耀州司马,之后又因后悔杀了孙晟,而召钟谟为卫尉少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为南唐使节,钟谟、李德明之辈屈于威武淫威,争相向后周俯首称臣,出卖祖国。
有的人死了,轻如鸿毛,遗臭万年;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名垂青史。欧阳修将孙晟列入《死事传》。
不过孙晟也并非纯洁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也有小小的瑕疵,比如生活作风上。据记载,孙晟在南唐极为奢侈,生活不能说酒池肉林吧,起码也是腐化堕落,他的家里不设餐桌,每当吃饭的时候,就让诸美妓手捧盘子碗,环绕自己侍立,取名为“肉台盘”,还成为南唐上流社会争先模仿的社会潮流,跟倭国的“女体盛”有一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