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港娱:功夫之王 > 第706章 枪法不太准

第706章 枪法不太准(2/2)

目录

连杨叶都没想到,居然会这么猛。

不过迪士尼版的木兰在台湾就非常爆,再加上现在这个木兰长得像林清霞,也就不奇怪了。

《木兰》在内地的票房也非常喜人,拿下6300万人民币。

整体来说,《木兰》在两岸三地的票房和迪士尼原版比起来。香港要高四分之一,台湾基本持平,内地就要高好几倍。

这自然是因为制作团队都来自中国,观众在感情上更亲近,而且现在内地的院线建设也比原时空更好。

中国之外,亚洲各国的票房也非常喜人,现在很多小朋友都知道了,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巾帼英雄,叫做木兰。

木兰,也成为了许多小女孩的偶像。

七月底,《黑衣人》完成准备工作,正式开机。

《木兰》也将在八月登录欧美院线。

已经集训了几个月的“辣妹合唱团”来到香港,开始录制《木兰》的英文主题曲《refle》。

“辣妹合唱团”还会去深圳的光明影视城拍一版v,然后借着《木兰》在欧美上映的机会,正式出道。

《refle》的中文版《自己》,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录制好了,由李纹演唱。

嗯,迪士尼原版也是李纹唱的。

另外《木兰》在日本和韩国上映的时候,也推出了相应的日语版和韩语版主题曲。

……

《黑衣人》的开机发布会来了很多记者。

之前陈龙和徐风有分歧的事,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

这次可算杨叶和陈龙一起出场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话题。

“杨爵士,龙哥的《霹雳火》选择了和嘉禾合作,是因为你不看好这部电影吗”

这种事情,很难解释,杨叶只能糊弄。

“这是公司的决定,我当时在欧洲宣传《黑客帝国》,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而我正好又在筹备《黑衣人》,所以就决定跟阿龙、阿彪一起合作这部电影。

但我相信阿龙的能力,他肯定会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至于有人说我和阿龙闹翻了,这纯粹是想多了。

我们二十年前就一起在电影圈里摸爬滚打,永远都是好兄弟。”

陈龙说道;“大家知道日本的街机游戏《拳皇》吧里面有一支队伍,叫做中国龙队,一看就是叶哥、我和阿彪,连日本人都知道我们是好兄弟啦!”

《拳皇94》是拳皇系列的初代作品。

汇聚了snk公司名下的《饿狼传说》、《龙虎之拳》、《超能力战士》、《怒》中的人物。

原本只有八支队伍,而现在却多出了一支队伍,就是用杨叶、陈龙、元彪形象搞出来的“中国龙队”。

成为日本动漫、游戏里的角色,甚至是大boss这种事,杨叶早就已经习惯了。

尽管日本公司有侵犯杨叶的肖像权之嫌,他也当没看见。

人家也没说是你,官司也不一定打得嬴,打赢了也赚不到几个钱。

不如大度一点,还可以变相的增加影响力。

陈龙提起《拳皇》,大家都会心一笑。

随后,元彪也表示多谢两位大佬罩着他,大家永远都是好兄弟。

之后又是关于《木兰》的问题,有没有信心在欧美大卖之类的。

杨叶趁机介绍了由他打造的,继“少女时代”、“f4”之后的第三支组合“spicegirls辣妹组合”。

不过相关的内容,他却不肯多说,引得记者们一阵好奇。

正当杨叶打算把话题引到《黑衣人》上去的时候,现场忽然有记者询问:《头条日报》的免费策略,还要继续到什么时候

杨叶奇怪地道:“《头条日报》是永久免费,在创刊的时候就说明了呀。”

香港报业真的要快被杨叶逼疯了。

《头条日报》上线半年多,发行量不断上涨,已经突破六十万份,成为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然而它不仅没盈利,还亏掉了五个亿。

与此同时,则是香港各大报纸的发行量一路狂跌。

《东方日报》从45万份降到30万份,《成报》从18.7万份降到14万份。

《天天日报》、《新报》分别从17.4万、12.8万降至11万份。

杨叶掌握的《明报》,也降到了12万份。

杨叶连自己人都打,别人能怎么办呢

香港报界经常用“一鸡死,一鸡鸣”来形容报纸生生灭灭的频繁,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头条日报》的崛起,伴随的是许多报纸的灭亡。

出版已达27年之久的娱乐性报纸《电视日报》,及《香港联合报》、《华南经济新闻》和几份刊物,不堪重负,很快就关门大吉了。

已经有33年历史的《快报》,则宣布休刊。

而《东方日报》这些大报虽然还活着,但为了生存,开始大搞促销,促销不起效果,又搞起了减价。

《东方日报》、《天天日报》都改统售价每份5元为2元,《新报》火上加油,售价降至1元。

当然,受到影响的只有中文报纸,香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从6元涨到了7元,反而还涨价了。

中文报纸的降价策略根本无用,因为你就算只卖一毛,那也是要钱的,怎么也打不过《头条日报》免费。

《头条日报》还搞广告优惠活动,抢走大量广告用户。

减价一开始,7家上市的报业集团股价便应声急挫,平均下跌幅度曾达10%以上。

《头条日报》的打法太过操蛋了,它压根就不赚钱。公开宣布先“烧光十个亿”。

如果还不够,那就“再烧十个亿”!

一时之间,香港各大报纸对杨叶可谓是恨之入骨。

怪不得前段时间会疯狂炒作杨叶跟陈龙不和,两人要分道扬镳什么的。

对于杨叶来说,这种“跑马圈地”的搞法,在后世再常见不过了。

后世许多行业的都是这么玩的,先疯狂地砸钱补贴用户,把竞争对手全挤死,然后再从容地收割。

面对现场记者的责难,杨叶从容地道:“一个新的事物出现,最好的选择是加入,最起码也要适应。

免费报纸是大势所趋,并非我杨某人有钱烧得慌,或者故意跟大家过不去,在座的有些其实也办了免费报纸。

据我所知,《文汇报》、《星岛日报》、《南华日报》这些报纸都上了网络,推出了电子版,是可以免费观看的。

只不过,现在够条件上网的人只是少数,诸位推出电子版的时效性也不够快。

但随着网络的普及,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网上免费看新闻,会成为常态。

我建议大家不要盯着《头条日报》,网络才是诸位同行要面临的大敌啊!”

杨叶一通忽悠,把话题转移到网络上去了。

也不等记者们反应过来,立刻宣布拜神,上香,斩猪头,开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