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一曲长生殿(2/2)
周述点了点头。
慕容熙道:“你以前……为什么会进青楼呀?”
周述原地怔愣了两秒,道:“我不是在青楼看的。”
慕容熙道:“那是哪里?”
当然是电视上。
周述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吱呜之后,沉默了。
他没想好说辞,又不想骗人,想想一个含糊点的说法。
虽然仅仅沉默了一小会儿,但这一小会儿沉默已经让慕容熙联想颇多。
慕容熙打着哈哈道:“不方便说的话那就不说了吧,嗯,你刚刚问我们看了长生殿的观后感?我觉得还好呀,就一个爱情故事,嗯…一个比较悲戚的爱情故事?”
话题被带开,周叔不再苦恼。
长生殿这个故事最表层看,确实是一个悲戚的爱情故事。
“还有呢,还看出来了什么?”周述问着,眼睛瞟向纪时。
纪时明白,该他发言了,于是想了想,道:“反映了当时时政?”
周述没想听到正确回答,所以听见纪时的回答,他是吃惊的,然后他笑了,道:“确实。”
廖玄期待周述问他,结果周述没有问他,于是他生气道:“为何不问我?”
周述便笑道:“那廖玄,你看出了什么?”
“我觉得那姓杨的女子死的很惨,我觉得这件事对那杨姓女子来说就是悲剧,什么爱情故事,他们竟然还洒泪了。”
廖玄想起一楼看客们哭成一片,歌颂着男女主之间的爱情,他就心中愤懑。
“这场戏,明明就是那名女子被迫害至死!她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才落到死亡的下场,她的自愿难道就真的是自愿的吗?不是她被男子抛弃了,她没的选?”
周述站住了。
不止周述,慕容熙和纪时也站住了。
长生殿之中,杨贵妃是自请自尽,廖玄的意思也就是,杨贵妃后面意识到自己的危机,同唐玄宗演了一出深情的戏,埋葬了自己。
虽然历史上说法颇杂,但长生殿的主旨还是很明显的。
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长生殿,绝对没有反讽的艺术手法,这个周述还是敢说一句的。
廖玄这样解读长生殿,绝对是理解偏了。
“你……”
周述“你”字出来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他和廖玄说他理解偏了,可他如何证明廖玄理解的是偏的?
慕容熙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样的理解呀?”
“他们前面那么恩爱,可是后面……”廖玄抬头,“你不觉得男子的表现太做作吗?”
周述心想:这大概是演员功底的问题。
周述想了想觉得文学这种事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于是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
慕容熙和廖玄讨论了一会儿,周述发现纪时只是看着慕容熙和廖玄讨论,并没有发表看法。
于是周述道:“你怎么不说话?”
这话特别的没头没尾,其他人被这么一问,普遍是不知道周述在问什么的,以为只是自己太沉默,周述出于关心才发问,纪时却知道周述是在问他为什么不参与慕容熙和廖玄的讨论。
纪时道:“我没什么看法。”
“为什么?”
这话问的没道理,问出来,难道期待对方回答自己学识浅薄,所以看不出舞剧的深意,脑海里也毫无想法?
周述没有烦恼太久,因为纪时反问了他。
纪时道:“师兄你问了我们的观后感,你没有说你的,我想知道你的观后感。”
周述:“……”
这叫什么,这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纪时这么一问,还在争论的那俩也看向了他,期待他的回答。
周述想了想,他记得长生殿的主旨,现在就可以说出来,但是那就不是他的观后感了,可是他已经知道了长生殿的主旨,他的观后感也就不够纯粹。
于是,在想过之后,他实话实说道:“我之前看过这个表演,我非常清楚它的背景和它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所以现在如果问我的话,我不能谈什么观后感……”
慕容熙凑前道:“你既然了解的那么清楚,那不如就给我们讲一讲?”
于是周数被迫地讲起了开元盛世的历史,和洪昇创作这个作品的初衷。
廖玄听完来龙去脉,更坚定了他最开始的想法。
周述讲起杨贵妃,还提到了李白写的一首清平调。
慕容熙默念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
“为何写的这样好?”慕容熙思忖后,问道,“这首诗我却从未听过?”
“因为李白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周述含糊道。
慕容熙以为周述的意思是她看的书不够多,所以才不能知晓这首诗,于是叹道:“我觉得这首诗很好,它为何没有在民间流传,真是可惜了。”
周述:“……”事实上,这首清平调确实在民间流传了,而且人尽皆知,只是不在这个世界而已。
纪时话很少,周述讲完,纪时不置一词。
几个人进了一家名叫青藤斋的饭馆。
小二拿来菜单递给周述,然后在一旁候着。
周述看了一眼,说实话这个菜单上的他都想尝尝。
于是周述盯着菜单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恋恋不舍地把菜单递给了纪时。
他不可能都点点,那只能看孩子们了。孩子们点什么,他吃什么。
几个孩子讨论过后,点了七道菜,两大份米饭。
……实话说,这份量,有点多。
菜上来了,青蛇闻着香味从乾坤袋里爬了出来,被周述准确地扼住七寸和下巴。
周述向小二要来一个小碟,一样菜给青蛇放了一点,等青蛇吃完再夹。
最后又加了两道菜,和一大份米饭。
好吧,都是长身体的年龄。
只要不浪费粮食都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