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章 显圣一把

第六章 显圣一把(2/2)

目录

褚采薇连忙摆手打断道:“我可不行,我只是七品的风水师,还不会炼金。”

李皓闻言,赶忙解释道:“没说是你,是想请你帮忙找一个炼金术好的,毕竟我也不认识其他人了。”

褚采薇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倒是可以帮忙。不过,让我先看看你这把剑再说。”

她并没有怀疑李皓的话,因为她知道,刚才监正确实刚见过李皓。

而且在司天监说有关监正的谎话,这么大胆子的人,她还真没有见过。

因此她的重点就放在了轩辕剑上,刚刚她还没看,人就被传送走了。

李皓也没有丝毫犹豫,抬手便将剑柄递到了褚采薇的面前,反正多看几眼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褚采薇虽然不是炼金师,但长期身处司天监,耳濡目染之下,也对炼金术有了不少了解。

因此,当她一握住剑柄,便立刻感受到了这把宝剑的不凡。她心中暗自评判,这把剑的品阶极高,完全可以称之为绝品法器,自家老师还真挺大方的。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后,褚采薇便遵守承诺,带着李皓去了一位炼金师,帮着炼制了一柄剑鞘出来。

只是这人可就没有了监正那随心所欲的手段,剑柄做的勉强就是个差强人意,但好在也就是用来方便携带的东西,实用就好。

在要离开司天监前,李皓还不忘跟褚采薇道谢:“多谢褚姑娘帮忙,等下次我再过来,给你带好吃的。”

一听有好吃的东西,褚采薇也是笑开了花,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离开司天监以后,李皓就重新回到了自己新租的这间院子中。

论起对于现代科学的了解,半吊子穿越的许七安,拍马都赶不上李皓。

对于褚采薇,把鸡精给弄出来就行,既能满足她的口腹之欲,还能帮她提升下品阶。

主要这条鱼看着就很香,虽然自己不一定想吃,但也可以提前圈养一下,省的被别人圈走。

至于宋卿这里,不就是高中的化学知识嘛,就算是大学的专业化学,李皓都能给他普及出来。

甚至有必要,手搓核弹也不是不能给他研究,反正出了什么问题,一切都有监正在后面顶着。

花了两天时间,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简单整理了一下,李皓就换到了给书院带去的礼物上。

要帮他们改造一下思想,光是横渠四句是不够的,那个是大招不假,可没法用来做具体指导。

需要李皓自己先形成一套,听起来能言之有物的理论出来。

这方面,李皓打算要以心学为本,再融合下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来给他们做引领。

而这也是在现今阶段,能拿出来最先进的思想了。

至于清初三大家的剩下两位,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一个比一个激进,还是暂时不要给云鹿书院太多刺激,让他们有一个接受的时间。

就在李皓准备的这几天里,平阳和恒慧那里,也已经被怀庆派人给保护了起来。

做为这一代皇子、皇女中最出色的存在,她手底掌握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只不过她惯常喜欢韬光养晦,所以其他人并不清楚罢了。

反正就李皓出门到平阳所住宅院附近观察到的,其中有好几个武夫,气血都旺盛的不得了。

不过他们也都是暗中保护,平阳和恒慧都没有察觉,所以李皓也干脆没有现身,而是回到院里继续宅着。

直到这一日,怀庆公主提前派人传来消息,与李皓约定次日在城门会合,一同前往云鹿书院。

李皓欣然应允,按照约定的时间,便骑着刚买来的小马驹,与浩浩荡荡的公主队伍会合在一起。

云鹿书院,坐落于京郊六十余里之遥的清云山中。此山因书院之盛名而得以命名,山间读书之声如清泉涌动,朗朗不绝,清气缭绕,直上云霄,故而得名“清云”,实至名归。

书院四周,雪山巍峨挺立,宛如巨龙蜿蜒盘旋;草原广袤无垠,犹如绿毯铺展大地。

这壮丽的自然风光与书院的古朴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绝美画卷。

李皓看着心中也暗自诧异,为何在中原地带,竟能有如此神奇之地势存在,只叹这世界之奇妙,实非言语所能形容。

云鹿书院,作为这世间唯一的儒家正统,虽因程半圣的背叛与国子监的压制而历经风雨,但其深厚的底蕴却依旧不凡。

怀庆素来才名远扬,在书院之中更是如雷贯耳,此番前来,竟是有大儒亲自迎接,足见其地位之尊贵。

然而,怀庆公主却并未因此而摆丝毫架子,只见她提前下马,步履轻盈,主动就迎了上去。

如今云鹿书院能称得上大儒的,一共只有四位,院长赵守,当代儒家执牛耳者,也是当今儒家唯一的三品立马立命境。

剩下三位,杨恭、李慕白、张慎都是四品君子境,只因学问高深,德行兼备,故被尊为大儒。

此番过来迎接怀庆的就是张慎,也就是许新年的老师。

怀庆先与他寒暄几句,随后便将李皓唤至身前,介绍道:“这位便是之前我书信中所提及的李皓,李明晖,他便是那作出‘大鹏一日同风起’之佳句之人。”

大奉诗坛沉寂百年有余,否则这一帮大儒们也不至于为许七安那些半首诗词而激动不已。

因此,当听到李皓之名时,张慎顿时眼前一亮,张口就说道:“久仰大名,那真是一首好诗,不知李公子最近可还有其他佳作?”

本来张慎只是随口一说,可问题李皓早就想好了要人前显圣的,自然事先就做好了准备。

闻言便说道:“本来没有,但今日远远看到书院风采,倒是临时想了一首,还请大儒指摘。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张慎没想到,李皓竟然还真的又写出了一首,而且还是为书院所写,这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立马就抑制不住了。

“好诗,不知此诗是何名?”

李皓笑道:“既是来书院所作,当名为白鹿书院,您觉得如何?”

这话一出,张慎还能有什么话,当然是赞同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