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许(2/2)
许锹子的神情非常自信,感觉像是下这个斗对他来说势在必得。我问道:“前辈要什么。”
“这次斗里的物件,我要四成,还有…听说你们姚家去年把赵秃子的盘口全吃了,把他的盘口全划给我,这事就好说。”我此刻是有求于人家,也顾不上讨价还价,于是说到成交。
许锹子笑了起来,拿起硬黄纸走到柜字旁,拿出一副眼镜带上就读了起来。我就这么盯着他,大约过了半小时,许锹子猛的一拍大腿,把我吓了一跳。
“原来是他写的。”许锹子招呼了一下他徒弟,同时拿着硬黄纸朝我走过来,道:“你知道晚唐一个叫赵玄靖的道士吗。”
我摇摇头,心说我只知道刘玄德。许锹子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说这赵玄靖的名字,你们可能所知甚少,但说他做的事情可就是惊世骇俗了。”
我表现出一副求知欲很强的表情,只见许锹子摸了下自己的胡子,道:“武宗皇帝时,大力崇道灭佛,就是此人所为。”
他这么一说,我就有点数了。当时晚唐社会,对于佛教和尚太过优待,土地不收课税,僧侣免去赋役,久而久之就对政府经济本身造成了损害,与地头富贾也产生矛盾。如此一来,经过某些事情作为导火索,唐朝政府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对佛教的“讨伐”工作,几乎做到一郡只留一寺的程度,直到之后武宗驾崩,宣宗继位才重新复兴佛教,这次事件,称为会昌毁佛。许锹子刚才说,这件事是这个叫赵玄靖的人所为,我猜测他大抵是在朝庭内当官的道士。
“这个人是干啥的。”中年人用下巴努了努许锹子手上的硬黄纸。
“早年在我师父还活着的时候,我在师父的古籍里翻到过赵玄靖徒弟写的赵玄靖的生平纪事。”许锹子缓缓说道:“他早年是九宫山上修道的一个道士,中年得道后便下山巡游,到了皇宫里颇得皇帝赏识,于是便留在宫里,做了个学士,还建了道场。后来主导了会昌毁佛,没多久,武宗老儿驾崩,宣宗继位后,便以说惑皇帝为由,将其杖杀。”
说到这里,许锹子顿了下,接着说道:“这是流传下来的故事,那本古籍上写的可不是这样,上面写到,赵玄靖得到风声后,便在宫里留下一名替死鬼,自己逃窜到岭南一带,在那里的一座深山里重新开宗立派,最后肉身羽化升仙。”
“羽化升仙?”我反问道,我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对于这种光怪陆离的事情我任然是不信的,毕竟一年前我也见识过所谓天兵,不过是被人用虫子操控的僵尸罢了。
“这都是古籍的记载。”许锹子说道,随后拿起硬黄纸,道:“而这上面记载的位置,正是广西岭南一带,这么一看,古籍上写的也未必会是假的。”
“意思是说,我二……二爷他们现在正在广西?”我喜出望外,差点说漏嘴,急忙纠正了回来。
“但上面还写到,赵玄靖所建道观,在千尺渊隙当中。”许锹子神情流露出细微的凝重,随后咯咯咯的笑了起来:“好一个千尺渊隙,有意思。”
千尺,按唐代的标准换算过来,也就是有三百多米,真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我打了个寒颤,问许锹子道:“前辈,二爷他们情况不容乐观,您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明天上午。”许锹子直接说道,挥手示意了一下他的徒弟,又对我道:“我夹喇嘛一直有个习惯,工具的钱得庄家出。”
“好说好说。”我心里暗骂这老不死的不厚道,但嘴上连忙同意,然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来之前准备好的一沓纸币。
钦点过后,许锹子满意的收下了钱款,对我道:“我老头子说话算话,明天上午还是这里见,暂且请回吧,让我再研究研究这紊书里的内容。”
我点头谢过,随后离开许锹子的店铺,回到宾馆后,我给老施打电话。他告诉我他的任务也圆满完成,借到了一支六个人的队伍,还说是个漂亮的女领队,随后确定好在广西汇合后就结束了通话,挂电话后我又把汇合点的位置又告诉了元间。
之后我把随身物品整理了一下,装进背包里,就沉沉睡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