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鹅的三国 > 第617章 没人在乎

第617章 没人在乎(2/2)

目录

甘宁穿红绿为主色的锦绣战袍,腰悬七颗铃铛,握着邛杖指着武都一角:“出兵之前,孟将军先通告一则军情。”

马超、张绣等人斜眼去看,孟达面目堂堂,气质儒雅,对众人拱手:“据白马氐密报,说是青羌畏惧幕府强势,欲与生羌大王联合。”“青羌不是远在南中”

一个都尉开口,立刻察觉马超目光不善,就低头认真去看精致的沙盘。

张绣双手撑在沙盘桌案边上,神情沉着:“青羌服色尚青,故名青羌,也称之为青叟,或许青叟是青叟,青羌是青羌。”

“如都督所言,这支青羌世代生活在蜀郡西北,也会部分居住武都郡边,与仇池氐、白马氐多有冲突。”

孟达对张绣拱拱手,继续说:“据氐人言语,说是青羌欲迁入河湟,又顾虑边郡长吏苛政,故与生羌联合。”

马超听了哼哼作笑:“他们还是不怕,我还愁三方角力无处施展。这样可好,由孟将军督汉中、武都、天水三郡兵,以及巴氐义从合兵进讨青羌,使之难以联合。河湟先胜,则分兵助战;若是孟将军先取胜,也可分兵襄助河湟。”

青羌也清楚,所谓的榆中大捷是怎么一回事,被击破的不过是断后的妇孺老弱与杂种羌,河湟诸羌的青壮主力早已远征西域,称王称霸好不惬意。

榆中大捷真正的作用,是迫使汉中张鲁乞降。

进而挟张鲁之降,一举迫降益州。

青羌将这些看在眼里,自然对取巧的关中军队存有一种朴素的鄙视。

而甘宁则斜眼看一眼孟达,又看看马超,与马超暼过来的眼神碰撞在一起。

其他人观望,被派过来当甘宁长史的阎圃开口:“孟将军麾下大部兵马还在武都,若是就近讨伐青羌,而巴氐义从又擅长山野奔袭,可谓恰到好处。”

他也去看甘宁,甘宁一笑:“大司马战前有言,让诸军各自为战。甘某来此是为督运、守御粮秣,而非督战、节制各军。既然诸位已有定论,何必问我”

看着是张绣、马超、孟达三人竞争,可实际上三人共同抵制的是甘宁,又怕战事不顺,不得不依赖甘宁控制的粮草。

见甘宁肯放权,孟达当即对诸人拱手:“既然如此,某直取青羌。”

马超与张绣互看一眼,张绣先开口:“我取湟中,右贤王取河中如何”

“也可。”

马超应下,拿起自己的战旗,踮脚展臂插在河中区域。

张绣也将自己的战旗往湟中放下,孟达也是拿着自己战旗往武都西部山区放下。

虽说这里地形艰难,可汉中郡兵、巴人义从都有丰富的破山伐庙经验。

就山地作战经验来说,汉中军队极为丰富。

何况,汉中军队内部有较多的道士、道童随行,军中医疗能力十分强悍。

至于作战意志,这是巴人投入大司马麾下的首战,孟达见了都觉得可怕。

还有那青羌……具体怎么一回事,别人不清楚,他难道还不清楚

这不过是帮武都氐人铲除宿敌,自己拿功勋,巴人信众证明自己,幕府获取奴隶……各方都赢的大好局面。

马超、张绣难道就不清楚青羌的问题

没人在乎,孟达别来河湟搅合就行了。

只要没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指手画脚,马超、张绣自有取胜的十足信心。

生羌即便再蛮横,凶猛十倍于熟羌……可生羌有多少铁铠又有多少重弩强弓

生羌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铁器!

生羌之所以是生羌,就是战术不如河湟诸羌;河湟诸羌是跟着汉军扫灭东羌,精熟汉军战法,取汉军实用性战法,改进出来的羌斗之术。

战术、铁器以及人力数量、兽群储备都不如之前断尾求生的熟羌,这些生羌拿什么来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