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鹅的三国 > 第642章 道士分化

第642章 道士分化(2/2)

目录

就连天师道信众参拜昭化庙时进献的钱粮贡物,这些人都在想办法截留。

不止是天师道,太平道内部也开始分流。

两个大派系也开始在着装上分流,南华老仙庄子一系的太平道人的道袍采用三巴纹八卦,这三巴纹分别代表天地人。而李封为代表的老子一系依旧使用太极八卦,太极就是阴阳二巴纹。

不管老子、还是庄子,又或者天师道,道袍配色还是老一套,最高紫袍,其次赤袍,再次青袍,最后绿袍,再

将道士分流,就是避免壮大后成为执政的阻力;再扶植天师道,纯粹是为了维持动态平衡,免得一家独大。

只是张天师迟迟不显灵,天师道内部狂热情绪消退后,也生出异端。

张家遵奉的是太清老子,而异端造出一个上清元始天王,也不是生造出来的,可以理解为大道的化身之一,太清老子也是大道化身。

若无意外,未来张鲁长子冠礼后,也会授予紫袍,名义上与郭泰、李封并列。

只是郭泰顾虑颇大,就说:“上君,臣恐消息走露,引来天师道信众围观。”

“既然他们想斗,各出十四人,凑成二十八人,聚于山巅,你就让他们斗剑,决胜的一派担任昭化庙方丈。还有,选其长老、头目斗剑,争方丈的是他们,没理由让年轻人斗剑丧命。”

黑熊也清楚郭泰的顾虑,就是怕召唤出对方的天师,反倒让局势失控。

反正这是给郭泰护身的,不召唤也成。

只是以黑熊对郭泰的了解,好不容易拿到授权,怎么会藏着不用

既然想用,那就制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郭泰也觉得在山顶动手比较保险,至于天师的降世、与消失,郭泰眼中这才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实按着正统的古典神话来理解、认知世界,就发现所谓各种法术咒语,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执行的口令、代码。

至于张天师遗蜕……如果元神飞升上界,身躯遗蜕不管是烧了,还是别人拿去当柱子,其实都不重要,这只是元神的载体,一件不要的衣物罢了。

如虫化蝶,蝶才是本体。

郭泰又问:“那斗剑死者所留道籍,是否发还天师道”

“嗯,还给他们,让道录司从道童中考评,优胜者晋升绿袍。”

黑熊也不甚在意,天师道骨干很多,可张鲁飞升后,重新厘定天师道上下的位阶,只有各级道士二百四十四人。

也就这二百四十四人,免除徭役。

而限制太平道内道士数量的还是道童考核,现在还缺很多。

未来基本上一个县最少需要三名道士才能运转,大县则要五名。

这三五个道士要负责本县的生死法事,采药、治病,山川神灵祭祀,以及培训道童。

道童由各县道士选拔培养,道录司考核,通过考核后由大区域级别的道宫进行分配。

道童从选拔,再到培养,真正大量补充道士数额,怎么也得十二年以后。

十二年后,才是西南地区破山伐庙的高峰期。

而这期间,道士补充就两个方向,要么是此前的小道士、道童、杂役晋升而来;要么是青华营中筛选分配。

有的人在当道士这方面很有天赋,就凭青华营出身,以及所受到的教育,自然能顺利通过道童考核,跻身绿袍。

反正道士又不禁婚事,道途也是另一种仕途。

为了避免道录司膨胀和怠政,过几年还要修建大区域的道宫,由这些道宫交叉管理各处道观。

道士系统,只是有别于正统仕途的一条采风、调查渠道。

他们吃不了多少资源,却能协助他监管官吏;道士们本就擅长武力,也能抑制豪强施暴。

很多豪强家族之所以发家,真的不是多么会经营、钻研,纯粹就是足够暴力,自下而上壮大;也有的是敢于作恶,沦为官吏的爪牙,靠吃残羹剩饭起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