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持续压制(2/2)
属吏到门前通报,段煨当即将手里册子合拢,放到坐垫
各处城邑都有宵禁,大学城是例外。
袁涣反问:“毒杀案不是已经完结了”另一个更倒霉,五个警亭的亭卒就是大学城附近百户所轮流服役出人,对这种案情,这伙人下手更狠。
再之后,基本上就放养了,基本上有什么纠纷,都是由大儒、讲师来裁定。
几个中年士人长拜应下,跟着送行袁涣。
中部警亭,段煨正坐在炉火边阅读大司马新编的三年级数学,都是粗劣制品,准许流散出来的。
对于袁涣的请求,这校事郎笑而不语,很有礼貌。
段煨见属吏端来茶,就说:“这是娄氏新研制的红茶,先生快尝尝。”
自九月底设立五个警亭以来,就没少与士人发生群体矛盾。
只能是一副愁苦面容,跟随段煨入内,落座后就问:“段公,怎么案件突发,如此密集”
这下袁涣明白了,这是要从根本上压制他们。
段煨语气平和:“自警亭设立后,麾下吏士本职虽是追查奸细,但都出身小民,自不愿小民受委屈。”
就算打赢这些人,治安所下次来,就会带更多人,直到打赢为止。
袁涣长叹不已,就直接问:“难道以后就这样”
又是闭营训练,想犯案都难。
打完了,还会派人来治伤。
各馆门墙上真的会写士人的名字,录名其上,才能算是入室。
“警亭设立之前,各馆调解纠纷,大事化小,自然没有能令曜卿先生在意的案件。”
袁涣放缓语气,真不管不顾,鬼知道能审出什么东西来。
直到打到案情明白,结案后,各处工地喜迎新人。
未来出仕,自然是自由人,道德上不亏欠他们什么。
这么冷的天,扒光了洗冰水澡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就连豪右的部曲、仆僮们,也是盼望检地落实。
他准备雇佣一伙士人誊抄后送回西凉四郡,交给当地官吏、豪右进行誊抄。
“哎……段公何在”
袁涣从属吏手里接过茶碗,这是盖碗茶,他抓着碗托,揭开碗盖吹了吹茶汤,没有茶叶的香气,不合他胃口。
听讲士人纷纷站起来,将门堵住,都等着袁涣决断。
各地小学建好,其实也就有了检地的执行力量。
三辅初定的那段时间,黑熊高频率巡查,就是处理这类矛盾纠纷。
每隔三五天就来抓几个士人,袁涣是真的疲惫不已。他已经获悉蓝田大营里的事情,也听说了各郡建设小学的计划。
等走出学堂,就见外面已聚集围观的三四百士人,只能看着这些卫士簇拥着袁涣,押解两个士人登上马车。
“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自然就平靖无事了。”
很多士人会在多个学馆录名,进行筛选后,各馆‘合法’的门人会大减,绝大多数人旁听士人即听学受讲,却不会录名门墙。
校事郎反问,给卫士一个眼神,当即反剪二人就往外面走。
以他对张绣的了解,张绣也会鼎力支持。
“李服械斗伤人后逃匿,刘安勾引私通功勋女眷,这就是袁公教导的结果”
说着起身,出门去迎。
现在摆明了就是折腾长安士人,他是真的没有应对办法。
现在主动肃清,虽然会让大学城影响力衰减,但也能清净很多。
一个扭动肩膀挣扎着对袁涣呼喊:“袁公救我!学生冤枉!”
袁涣很想把这堂课讲完,但也清楚,他强留人,想把课讲完,对方肯定会吹哨。
然而身边卫士给了腰腹狠狠一拳,袁涣深吸一口气:“这就是段公就是如此教导你们的”
五辆马车满载后,向最近的治安所驾驶而去。
处理办法简单粗暴且高效,处理的多了,敢闹市的要么抓紧去做工,要么衡量成本风险后选择退让,因此民间纠纷也就少了。
一时间没人站起来,但其他士人目光聚集到两人身上。
大司马准许他们来讲学,也准许其他人来旁听。
宿舍、燃料、口粮都是幕府拨发的,你不想公开讲学,离开就行了。
若是私下聚众讲解私学,就别怪未来的警亭将你们一网打尽,尽数发配工地。
哪怕现在,蔡氏学馆的产权依旧归属幕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