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仲达来矣(1/2)
第662章仲达来矣
长安大学,南郊,良种馆。
司马懿与友人缓步行走在走廊,走廊墙壁上是平整拼合的木板。
其上书写文字并绘图,动植物配种、杂交、回交的图谱就这么清晰摆在面前。
对许多世代养马的家族,或者豪右来说,这是传家、发家之秘。
此刻就这么堂然皇之公布于众,有经过证实的,有的只是理论,甚至有的只是猜测。
司马懿是个性格阴翳、严肃的人,自少年时就历经动乱,见多了悲欢离合。
以至于他看到这些图谱,就已经开始猜测陈群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猜测陈群肯定不满足于田野种植、兽圈改良品种,可若是拿人来做实验,这成本高昂,时间又长。
哪怕已经招为道童,若是父兄晋爵升职,也会清退处理。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稍稍想了想,陈群就说:“这段时间你就住在馆里,先休养身体。大约明年二月末,大司马会开办小学,届时就送你去小学。”
另一个就是青华卫士,显然司马懿的年龄超了,以他的门第,也无法通过考核。
基本上杜绝了高官、地方长吏与太平道合流的可能性,算是两条路线。
至于不列门墙来旁听的士人,来去自由,与学馆不存在隶属关系,学馆也不得举荐或打压。
等不到的话,春耕前就返回河内,出仕郡县。
郡县属吏,在司马懿眼中连出仕都不算,只是家门口的玩闹。
但陈佐是长子,不可能过继给他。
各地大姓呢各地大姓就算无法大规模改良种姓优劣,但也能用通婚的方式小范围尝试。
他又不缺钱,干几年,举廉臣入仕即可。
别说青华卫士,就是当道童,都已不可能;除非是天师道的道童。
道童不限制年龄上限,可这明显也不适合他。
“喏。”
时代发展所带来的观念冲击,正重新塑造陈群的三观。
司马懿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作为大司马治下的河内郡名门,他一直在等专项征辟。
若是中途转业,就需要馆长出书信,转到其他学馆。
此外还有两个新学相关的,一个是各地招纳的道童,可他司马家不是信众,更无功德贡献。
兖豫二州士人又开始新一轮迁徙、逃亡,凡是留下的,基本上是筑有坞堡的真豪族。
就在司马懿思谋前路之际,馆舍之中,陈群握着一份帛书愣神。
司马懿不需要踮脚,站在人群里仰头就能看清楚内容,就是让下层举荐有特长的人,以充实各处学馆,进而培养更多的英才。
豌豆杂交什么的不是机密,真正机密是各种马匹的杂交数据。
陈佐只有八岁,也是最近才离开颍川老家,经河北前往代地依附其父,又辗转到关中。
陈群与侄儿、御手仆僮用一台马车;三名卫士用一台马车,以及两名骑士。
老老实实跟着出门,到走廊楼梯处,陈群对守在这里的卫士说:“准备车驾,我要带侄儿去市集买些衣帽鞋袜,再置办一些书册笔墨。”
至于这几天来良种学馆的司马懿……虽然司马朗来信请他照料,可陈群真的无法兼顾。
见识过蒸汽车、飞灯,也坐过蒸汽战舰后,他已经麻木了。
以至于司马懿都开始担忧自己的安全,他身高八尺有余,身形壮硕,又出身高门,行走在外的确风险很大。
就连去附近的集市,也是两辆马车,两名骑从。
只有结业后,才能永久录名门墙,也能去拜入其他学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