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齐墨 > 第1151章 诸侯的使臣

第1151章 诸侯的使臣(2/2)

目录

齐国只需要得到这八个诸侯国承认即可,至于剩余的无需多费心思。

九大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仇怨盟约交织成为一张密集的大网。

燕赵两国乃是不可化解的宿敌,数百年来征战不休。

然而燕赵两国同时也有一定的合作关系,那就是在地狱草原诸多部落上。

因为两大诸侯国最大的特点都是毗邻草原,虽然明面上没有合作的协议。

但双方却有一定的默契,那就是打压草原上的诸多部落以免对自身造成威胁。

另外还有一点合作就是为林御日益强大的齐国两国也不得不暂时放缓两国之间的矛盾。

特别是在赵国赵武灵王登上大位之后他的眼光相较于其余人更加的长远,于是乎力排众议和燕国进行了谈和。

类似于燕赵两国这种在敌对中合作状态的诸侯国其实不在少数。

韩魏在中原之地同台竞争,但面对周遭诸侯国的威胁却又不得不合作。

韩国赵国魏国三国以三足拱卫之势牢牢把晋国锁在原地。

秦国晋国之间虽然没有相邻的地方,但是因为某一些同样的目的也结下了很多联盟。

楚国晋国之间当年也是争斗不休!

韩国四面尽皆敌国!

鲁国夹缝生存!

这每一个诸侯国都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之前的数次大战各大诸侯国之间已经扩充了不少的势力。

然而在围攻齐国失败之后四大诸侯国却遭到了疯狂的狙击。

秦楚晋鲁狠狠地从韩魏燕赵口中抢下来一块肉!

其中以秦国这个背刺的盟友获利最多!

并且若是姜思尘没有记错的话齐国在那场大战中的操盘手应该是嬴政。

他以某种姜思尘不知道的手段取得了数十万大军的控制权驻足不前拖延时间。

随后在齐国正面击败韩魏之后嬴政麾下白起悍然出击,在所有人都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悍然出击韩魏两国。

把韩魏两国刚刚占据的几个诸侯国抢了下来。

等到韩魏两国发现这件事之后已经为时已晚,派出的数个大将出击都没能从白起手中夺回这些郡城。

无奈之下最终只能接受这个命运。

至此至此嬴政仍旧未曾收手。

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之后他把目光瞄准了义渠,随后出兵攻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地域,这也为后来在姜思尘进攻草原的过程中打下了基础。

姜思尘大军打败草原部落之后白起和乐毅也在同一时间行动起来在草原为自己谋取利益。

可以四大诸侯国围攻齐国的大战第一得利的就是齐国,第二就是嬴政了。

仍旧是那句话,九大诸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纵然是盟友,但只要你露出疲态那所谓的盟友立刻就会对你反咬一口。

弭兵之盟算是给下诸侯一个喘息之机,这霸主之盟则是为弭兵之盟加一重保障。

对于齐国称霸诸侯这件事那些智虑深远的谋士还是很赞同的。

虽然各大诸侯国的君王有些不喜,但是在那些谋士的劝之下最终也选择了参与其郑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霸主之盟不过是权宜之计。

得到下诸侯都自觉兵强马壮的时候便是那弭兵之盟撕毁的时候。

届时这霸主之盟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这一点儿他们心中看的还是很清楚的。

一个短暂的虚名而已,送给齐国又有何妨?

“陛下到!!”

“恭迎陛下!”

那美妙的乐声突然转换成庄严肃穆的氛围,北杏宫中的诸多臣子也纷纷起身供应,就连那些诸侯的使臣也不例外。

“轰轰!”

巨大的声音响起,那是前方的队伍在警醒外人提高皇室的礼仪地位。

再后面一点儿则是齐国最尊贵的华服之类的!

一座龙辇缓缓从北杏宫中出现,穹顶之上竟突然落下许多花瓣,也不知道这是如何做到的。

在所有饶注视下龙辇上面缓缓下来两个人,全都是身着异常华丽的服饰。

齐国君王姜经涯,皇后寇怡华!

在这样重大的日子两人共同出面了。

“诸臣请起!”

“多谢下诸侯愿意赏脸前来参加此次盟会!”

“下百姓苦战火久矣,诸侯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旧地十室九空,荒野饿殍遍地……”

“下诸侯有感百姓苦难,故而结弭兵之盟!”

“然弭兵之盟空口之言无所保证,今有我齐国以示下担当成霸主齐国统御下诸侯共同镇守下安宁!”

……

从龙辇上下马车的姜经涯了好长一段颂词,姜思尘听完也大概知道了其中大都是悲悯世饶意思。

总结下来就是下百姓不想打仗,他们受苦了,之前签订了弭兵之盟,现在我对其进行补充之类的话语。

当然了,在这番话语中姜经涯的形象当真是高大无比,成为了保证下太平的第一功臣。

这样的颂词乃是礼部官员专门撰写的,虽然有些虚伪作秀的意思,但却是每一件大事之前不可缺少的环节。

洋洋洒洒好长时间之后姜经涯才算是停了下来!!

“陛下体恤下百姓令人敬仰!”

“陛下圣明,仁心广被,深谙治世之道,体恤百姓之艰辛,实乃万民之福祉也。”

“陛下每念及民间疾苦,无不忧心如焚,躬行节俭,以养民力,广开利源,以裕民生。”

“凡所施为,皆以百姓之安居乐业为念,深得民心,万民敬仰。”

“陛下之恩泽,如春日之阳,普照大地,使百姓沐浴在仁政之下,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

“真乃千古圣君,万世之楷模也!”

有人话自然就会有人称赞,在姜经涯完之后立刻就有人站出来进行夸赞。

当然,这些人也都是齐国臣子,一阵恭维夸赞之后姜经涯也露出了笑容。

然而事情还未结束,礼部尚书林尧俞在姜经涯坐下之后又站了出来。

“下苍生,久罹战火之患,哀鸿遍野,黎民涂炭。”

“自烽烟四起,岁月不居,干戈扰攘,已非一日之寒。”

“田畴荒芜,村落萧索,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吾观地之间,和气未复,悲风时起,实乃人心思定,渴望安宁之秋也。”

“夫战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然连年征伐,非但耗损国力,亦伤民之根本。”

“今当广开才路,集思广益,以和为本,化干戈为玉帛,共谋下太平之业。”

“愿吾辈士人,皆能以苍生为念,倡言和平,力促和议,使烽烟息而百姓安,复见盛世之景,岂不美哉!”

“吾虽不才,亦愿竭尽绵薄之力,奔走呼告,期于海内共鉴此心,同赴和平之途。”

“愿上苍垂怜,赐我齐国以安宁,则万民之福祉,可期于旦夕之间矣。”

……

姜经涯的话语代表他自己,而林尧俞的这番话语代表的就是齐国的态度了。

作为礼部尚书自然是他主持局面了!

“吾心甚慰,感念诸位诸侯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共襄盛举,参与此次霸主之谋。”

“诸位之忠诚与智慧,乃国家之根本,社稷之基石。”

“在风云变幻之际,诸位能携手并肩,共商大计,实为下苍生之幸事。”

“吾深知,此次聚首,非但关乎一国一域之兴衰,更系下安宁与繁荣之大局。”

“诸侯之鼎力支持,如同星辰拱月,使得霸主之谋得以顺利展开,共谋大业,共图未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