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开局获得神照功 > 第797章 798十面埋伏

第797章 798十面埋伏(1/2)

目录

当李定国率领着他的队伍急匆匆地赶到咸阳城外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城外有一彪人马正在猛烈地攻打城池。

城头上的烽烟滚滚,仿佛在诉说着战事的惨烈。

魏雪妍派出的攻打咸阳的军队正在攀爬城墙,试图占领制高点。

而地面上则满是横七竖八的死尸。

李定国见状,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他们中了敌人的诡计。

他大喝一声,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将士们,我们中计了!快杀回去,千万不能让咸阳落入敌手!”随即,他扬起手中的大刀,直扑正在指挥兵士攻城的连家英。

这个连家英乃是罗宝忠麾下的猛将,以前是魏雪妍的侍卫,素以勇猛善战著称。

他率领的军队在咸阳城外展开了激烈的攻势。

城墙上的守军奋力抵抗,但明军攻势凶猛,城池岌岌可危。

连家英挥舞着一双判官笔,指挥着士兵们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城墙。

城内的守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意志,誓死保卫着这座城池。

李定国看到这一幕,心中明白,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咸阳城很快就会失守。

他立刻下令全军出击,与连家英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双方士兵在城外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李定国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明军纷纷倒下。

与此同时,城内的守军也感受到了援军的到来,士气大振。

他们趁机发起反击,试图从内部瓦解敌军的攻势。

城头上的烽火更加猛烈,仿佛在向外界传递着求援的信号。

李定国的军队与城内的守军内外夹击,终于逐渐扭转了战局。

形势逆转,连家英见状,立刻命令部份兵士加紧攻城。

同时,连家英亲自率领一部分精锐兵马回身抵挡李定国所部。

顿时,喊杀声震天动地,双方兵马激烈交战,厮杀极其惨烈。

鲜血四溅,惨叫声不绝于耳,胳膊大腿不断横飞,人头四处滚动,场面一片混乱。

连家英舞动着一双判官笔,施展着“三十六路天罡点穴法”,点戳划扎,双笔飞舞,呼呼生风,迎战李定国。而李定国则手握关公大刀,拦挡格扫劈划抹,刀光霍霍,刚猛有力。

两人棋逢对手,笔来刀往,四目血红,招招都是欲置对方于死地。

他们从马上战至马下,时而就地打滚,时而纵跃而战,尘土飞扬。

在经过三十招的激烈交锋后,张献国、王蝈、帅林等将领也率领着他们的军队迅速赶回北门。

张献国对连家英怒喝一声:“狗贼,竟敢欺上门来,众将士,上啊!杀了这狗贼!”

李定国的四方兵马汇聚在一起,如同潮水般向连家英及其手下兵士扑去。

连家英面对李定国与众多将领的联合围攻,面不改色,心中却暗自赞叹对手的狡猾与勇猛。

他深知,此刻的退缩意味着失败。

于是,连家英深吸一口气,体内仿佛有股力量涌动,一双判官笔在他手中舞动得更快,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致命的威力。

连家英怒喝一声:“哼,李定国,你以为人多势众就能赢我今日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武艺!”霎息之间,其身形暴起,如同一只下山猛虎,直扑李定国。

他的判官笔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轨迹,每一笔都精准地点向李定国的要害。

李定国心中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连家英的武艺高强,稍有不慎,自己就可能命丧当场。

因此,他全神贯注,手中的大刀挥舞得密不透风,将连家英的猛烈攻势一一化解。

两人的战斗愈发激烈,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他们的气势所撕裂,尘土飞扬,血腥味弥漫,形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

就在这时,张献国等人率领的军队也加入了战团。他们挥舞着各式兵器,与连家英的手下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双方士兵都拼尽了全力,想要为自己一方赢得这场关键之战的胜利。

然而,战争往往充满了变数。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李定国的弟弟李定晤得知咸阳城危急,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增援。他的出现,无疑给李定国等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于是,李定国精神大振,手中的大刀挥舞得更加猛烈。

在他的带领下,义军士兵们的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

连家英见状,心中不禁暗叫不好。

于是,在这紧张的对峙中,连家英怒不可遏地发出一声怒喝:“哼,今日暂且放过你们!”随即,他的身形暴退,手中的判官笔在空中划出一道璀璨的弧线,如此虚晃一招,试图突围而出。

他的心中也不禁暗自疑惑:难道石王爷和王妃这次真的失算了

就在连家英稍稍分神的一刹那,他的左肩突然感到一阵剧痛,原来是李定国趁机砍了他一刀。

连家英的一支判官笔“当”地一声掉落在地上。

此时,张献国、王蝈、帅林三人亦趁机发起攻击。

连家英心中暗自叹息:吾命将尽矣!

在这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连家英倾尽全力,挥舞一支判官笔,独自面对李定国等四位勇猛将领,处境极为险恶,全身被砍得血流如注。

他命悬一线,正当危急之际,忽然背后传来炮声轰鸣,城门大开,一队人马从城内冲杀而出。

寒风骤然刮起,尘土弥漫,马蹄声如雷鸣,杀声震耳欲聋,血肉横飞。

领头者手持短刀,挥舞间横扫千军,倒下者无数,正是早已潜伏城中的勇将田路风。

他趁连家英率军攻城之际,内外呼应,击溃了城内的守军,成功地打开了城门。

此时,连家英孤身一人,手持单笔,面对李定国、张献国等众多勇猛将领,转瞬间又连中数刀,全身鲜血淋漓,宛若血人。

在这危急时刻,田路风大喝一声:“连将军,勿慌,吾来助你!”

他如狼似虎般地冲入战场,挥舞刀锋,挡住了张献国和帅林的攻势。

田路风与连家英二人浴血奋战,尽管寡不敌众,实力悬殊,但他们毫不畏惧,勇敢地迎战李定国等四人。李定国感到非常惊讶:通常官兵都贪生怕死,但这次这两人却表现得如此英勇无畏。

不过,李定国又突然心头一惊,意识到城门已经打开,城内可能发生了变故。

于是,李定国大喊一声:“张将军、帅将军,你们立刻带人进城,查看大王的情况如何”

张献国与帅林恍若梦醒,急忙中止战斗,指挥士兵突破重重包围,迅速向城门方向疾驰。

然而,正当他们抵达城门之际,一声炮鸣骤然响起,一队骑兵从城内疾驰而出,领头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手持双锤,气宇轩昂,不需言语便显露出威严。

此人正是慕容胜,他借助火箭兵的协助,成功地攻陷了北门,由北门进入城内,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又向西门方向疾驰而去。

慕容胜振声喝问:“来者何人,速报姓名以赴黄泉!”

其声若雷霆,令张献国与帅林耳膜剧痛不已。

帅林察觉局势危急,急向张献国疾呼:“张将军,速往西安求援,我将为您断后。”

言毕,他手持银枪,迎战慕容胜。

张献国亦不再犹豫,挥手下令,带领一队人马急驰西安,期望能迅速搬来救兵。

慕容胜怒火中烧,对帅林怒喝:“逆贼,你竟敢求死”

随即跃离坐骑,双锤如泰山压顶般砸向帅林。

帅林咬紧牙关,挺枪直刺慕容胜胸口,誓与敌同归于尽。

慕容胜在半空中突变招式,双锤一合,“当”地一声夹住了帅林的银枪,导致帅林双手虎口破裂,血流如注,无奈弃枪,急转马头逃逸。

慕容胜再次怒喝:“逆贼,你以为能从我手中逃脱”双锤同时投掷,一锤击中帅林坐骑的臀部,一锤击中帅林的后心,两锤如流星般迅疾。

只听得马嘶人叫,帅林与坐骑皆被双锤击中,发出惨叫后倒地不起,人马俱亡。

慕容胜,京师三大高手之一,武艺卓绝,能与之抗衡者寥若晨星。

锤杀帅林之后,慕容胜又一跃而起,脱离坐骑,身形如闪电般穿梭战场。

他迅速拾起双锤,再次跃上马背,冲入义军阵中。

慕容胜挥舞双锤,动作迅捷如风,左右摆动间,每一锤都蕴含着摧毁一切的巨大力量,似乎能粉碎所有阻挡在他面前的敌人。

义军士兵在慕容胜的猛烈攻势下接连倒下,颅骨碎裂声与哀嚎声交织,血四溅,血肉横飞。

与此同时,李定国和王蝈两位将领在与田路风和连家英的激战中久攻不下。

当他们目睹慕容胜仅用两招便击杀了帅林,官兵们从城中源源不断地涌出。

他们意识到再战下去已无胜算,咸阳城必将失守。

于是,李定国对王蝈高声喊道:“王贤弟,我们走吧,保护八大王才是当务之急。”

两人迅速抽身而退,撤离了战场。

慕容胜统领着一支部队,与连家英及田路风汇合。

他向连家英表示:“连大人,城内事务就拜托您与田大人等妥善处理,我必须立即前往西安,支援李振海李大人。”言毕,他挥手示意,带领部队不顾疲劳,驱马疾驰,直奔西安。

阳光灿烂,天空清澈如洗,白云缓缓飘动,微风轻柔地拂过。

张献忠率领部队刚刚离开骊山,便听到了来自咸阳城内外的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和金属撞击声。

他心头一惊,暗自揣测:咸阳城究竟发生了何等大事

难道是那个令人憎恶的石天雨又回来了吗

不,即便石天雨那个恶魔归来,也不应该有如此众多的金属撞击声和厮杀声。

张献忠果断地挥动着手臂,以洪亮的声音下达命令:“各位将士,迅速行动!立即返回咸阳城!”随后,他率领部下骑上战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急速向咸阳城方向疾驰。

然而,在他们急行军途中,张献忠突然遭遇了由李定国和王蝈率领的一支疲惫不堪、溃散的残兵败将。李定国迅速向张献忠汇报了当前战况,简洁明了地阐述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面对此情此景,若换作他人,张献忠或许会毫不犹豫地拔剑斩杀李定国,以彰显军纪的严苛。

然而,李定国是他所钟爱的将领,一直以来都深受他的信任与重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张献忠并未采取极端措施,而是选择了更为宽容的处理方式。

不过,张献忠也气急败坏地怒吼道:“李定国,本王命令你率领二位丛将军带领兵马回攻咸阳,王蝈去附近调集兵力。立即执行!”

“诺!”李定国心里不同意张献忠的臭计,但是,他也打了败仗,又获得张献忠的宽容处理,遂不敢再吭声,并且依令行事去了。

张献忠和他的部下急匆匆地扑向咸阳,然而当他们到达咸阳城下时,却发现城门早已紧闭,城头上已经插上了朝廷的旗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