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七零:知青想放手 > 第1168章 又要外调

第1168章 又要外调(1/2)

目录

时光消逝,很快进入一九八六年。

六月,妞妞小学毕业,升入重点中学。

七月,江小晨顺利考上陆军边海防学院。

小陆也悄然长大,九月时,背着小书包上学了。

在罗亭渊殷切的目光下,祝晓敏还是把孩子留在了第三大院。

天气转凉,眼瞧着这一年又要过去,祝晓敏的心越来越不安。

上一世,陆明峥牺牲的那场战役是在明年的三月。

她知道,陆明峥在恢复了上一世记忆之后,最想改变的就是这场战役的结局,他提交的研究方案,也是为了这一战做准备。

那一役,他的团,他的战士,都牺牲在那里,整整一个团,活下来的不到一百人。

可是现在,他还没有回来。

进入十一月,各单位开始进行干部考核。

祝晓敏来经委已经足足三年,这三年来,她考察市场、制定政策,每每出人意料,却又恰恰把握住改革的脉络,早已经成为经委的工作骨干,不意外的,她要升正处级了。

意外的是,正式的任命通知还没有下,却有人事部的人找来谈话。

“调去外贸局?”祝晓敏诧异的反问。

不止是外贸局,还是外调去羊城。

人事部的同志点头:“祝晓敏同志,我们一直在注意你的表现,这三年来,经委制定的政策,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有你的名字,更不用说你独立完成的那些计划书,很精彩。”

所以要把她外调?

祝晓敏没理清这个因果关系。

人事部的同志拿一份材料给她:“祝晓敏同志,这是这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外汇交易量,虽说可观,可还远远不够。”

祝晓敏拿起来,只是目光扫过就觉得心疼。

是啊,外汇储备。

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更好的和国际接轨,国家最缺的就是外汇储备。

只是,这个时候国家不只穷,还落后,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为了提高外汇储备,那些年只能用外国人最感兴趣的文物去换,于是,短短数年,大量的文物流出国外。

那可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结晶,不要说现在看着一行行的数据,就是上一世只是偶尔听到这个事情,也曾经让她心疼的滴血。

在之后的数十年,这些流出去的文物,国家就是耗尽心力也没有办法再找回来。

人事部的同志见她动容,摇头说:“国外抓到我们急需外汇的心理,不断在压价,一件秦朝的青铜器,只给一百多美金。我们也知道,这么棘手的问题交给一个女同志还是压力太大,可是多方考核,还是认为你最有可能胜任?”

祝晓敏问的犀利:“是让我以尽量高的价钱把文物卖出去?”

人事部的同志看出她的不悦,却没有明白她不悦的点,连连摆手:“祝晓敏同志,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硬骨头,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或者要什么助手。”

祝晓敏也发现自已说话太冲,缓了下口气,又再问一回:“我是想知道,你们调我过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外汇储备,还是……单纯的卖文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