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被屠村后,女将军的我被闺蜜惦记 > 第210章 考题

第210章 考题(1/2)

目录

(食前提示:本章比较无聊,可以不看。全章都是笔者搜集资料而形成的考题,除医经原文外,其余几乎为笔者个人对医经的理解,请勿细究且入脑。)

第一题是墨义题,即默写题,主要考察记忆力,共三道,内容出自各医经原文,当然了,它与常识理解的默写题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道: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它的意思是:所以治疗疾病一定要懂得天道和地理。本题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全则五千余字。

单纯从这句话看,便知它是一段结论,那么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将这条结论前的论题、论点、论据等论证内容默写出来,如此才算完成一道墨义。

而本题需从“天不足西北”开头,至“必明天道地理”结尾,虽是小则,但字数凡计四百有一十,以岐黄二人对答的方式展开对“治病必明天道地理”的论证。

当然这也不是随便乱答的,这一则共计五千余字,肯定不是全部都答进去,得符合题目意思的内容才能够默写进来。

第二道:余常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它的意思是:我曾经听说人有阴与阳的不同,什么是属阴的人,什么是属阳的人。本题出自《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全则千余字。

与第一道不同,此题既是默写题,也是简答题,从问题开头,至“此阴阳和平之人也”结束,字数凡计四百四十三。

由此看来,墨义题虽说是默写题,但也考验考生的理解能力,否则看见问题便不顾它的意思而通通默写下来,如此答案不仅不对,还浪费时间默写多余的字数。

因而此类题说难不难,死记硬背肯定能拿下它。但说易也不易,医经典籍繁多,字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熟背且通背难度极大。

而至于题目出自哪本医经的哪个犄角旮旯,完全说不定,尽管考试以常见疾病症状出题,但也十分考验考生的记忆力。

周清月将头两道墨义题写完时,时间已去了两刻钟,她扫了扫后面的题目,暗暗舒了口气,庆幸不再出自《黄帝内经》,不然写第一题就得去大半时间。

第二题是脉义题,与第一题不同,它不用默写了,主要考察医士对脉诊的理解,属于主观题,但也需要按照教材作答,否则零分。此题共两道。

第一道: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它的意思是,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

此题依旧出自《黄帝内经》,是《素问·经脉别论》的内容,通篇下来围绕各处之“变”论述,因而考生需要做的便是将“变”答下来。

周清月提笔写下:答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恚,hui,四声,愤怒,怨恨意。)

她先用岐伯原话引入,而后从原文中的环境、时间、动静等对身体各处的害处进行阐述:

夜行喘于肾而病肺,堕恐喘于肝而害脾,惊恐喘于肺而伤心,度水跌仆,喘于肾与骨,是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答毕再用岐伯原话作结: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是第一个论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