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被屠村后,女将军的我被闺蜜惦记 > 第241章 乱江南

第241章 乱江南(1/2)

目录

宁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东境江州·东阳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唐,《渔歌子》)

正月末的东阳府,或春光明媚,垂柳迎风起扬,难得踏春期,又或烟雨朦胧,细雨随风如雾,更逢鱼肥时,或雨雪交杂,阴冻的寒意直逼心底。

正是这等雨雪交加之时,东去东阳府二十里,有一座华明山,山下小清湖边,正有一个六七十的老人披着蓑衣戴着草帽,在湖边凭栏垂钓。

老人双目并不聚焦在浮漂上,眼眸远抬而不知何处,但炯炯有神、睿智深邃,似乎沉浸在看不见底的深渊里。

“欸……湖边的那位老丈……天下雨又下雪的,怎的还不去避雨,留这里挨冻?”对岸撑着竹筏划来一个青年渔夫。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一下便打断了老人的思考,他闻声抬头看去,高声回话,“多谢小伙挂怀,老夫这就回去。”话落开始收杆。

青年渔夫已经向这边划来,因春雨连绵,天色晦暗,他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模样,“老丈甘冒寒雨,这是为着钓什么鱼呢?”

正在收杆的老人忽闻其语,止住心中思考,“啊?鳜鱼,钓鳜鱼啊!”

渔夫噢一声,“这等天时鳜鱼易钓,”顿了一下继续关心道,“但天色愈黑愈冷,老丈还是快些回去吧,仔细身子骨受不住!”

老人微微一笑,“好……老头子这就回去。”青年渔夫闻言,又是几声关心,才开口告辞。

他看着渔夫远去地背影不免触动,江南富庶,人口稠密,老百姓得几分安适并不容易,他们搅动这江南的斗争旋涡,究竟是对是错?

未等他感慨,身后便出现四个穿戴着蓑衣和草帽的男人,身材壮硕高大,长相粗犷。

其中一人将油纸伞移向谢东泰,随即恭敬开口,“家主,徐阁老今日又来了。”

谢东泰侧眸看着他们,自嘲地笑了笑,随后枯枝似的老手犹豫着丢下鱼竿,“走吧,别让徐阁老久等……”

一行人正要动身时,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刺眼的闪电忽然而来,转瞬毛毛细雨就成了狂风雷雨。

谢东泰驻足抬头看去,变天了。老目回顾那被丢在地上的鱼竿,语气坚决,“看来老天替老夫做好决定了……”

宁和十二年·二月初二日,中州肃阳·皇宫御花园。

又是花朝节,更逢龙抬头。今日是难得的好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宁和帝因疫情绷紧的心情也因此好了不少。

“陛下,您看那牡丹,今年长势比起去年更好了呢!”

他顺着李福全的指向看去,翠叶红花,艳丽华贵,慈笑道,“长势确实喜人,花匠看顾用心,李福全有赏。”

御花园的一众匠人闻言,高兴地咧起嘴巴,纷纷激动跪下叩谢,“都是小人该做的,小人谢主隆恩!”

只是好事不长久,宁和帝的笑意还没维持多久,便听来了一个坏消息:江南乱了。

这场起于江州江平府的渔民和矿工联合叛乱,早在去岁八月便有了苗头,初时只是江平银矿场的一个小骚乱,并没有人放在心上。

但就是这样一个骚乱,它发展得非常迅速,不过半月时间,矿工们通过反抗官兵掀起了暴动,整个矿场也因此成了暴乱阵地。

江平知府见状,迅速派下衙役镇压,但被打得头破血流,而看守矿场的卫所军也不例外,情态愈演愈烈,他立马将此事上报州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