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逍遥小掌柜,我在古代攻略老婆的那些年 > 第62章 快去请李安才子

第62章 快去请李安才子(1/2)

目录

第一个题目,共有三十首诗作献上,拔得头筹的是一个名叫夏无双的才子,

一手贺词,连宁王这种不善诗赋的人都能朗朗上口,啧啧称奇。

王妃更是不停赞叹,说要把夏才子的这首词裱起来,挂在自己房间,想不到这次寿宴还能收到如此大礼。

“咦,李安才子呢?”人群中有人疑问。

“对啊,那日我还在古方斋给他加油呢。”有人第一个发声,后面的人也开始接话。

“难道是自觉技不如人,不敢出场。”

在这些疑问的声音中,有一个声音非常的突兀,不合时宜。

皇上在场,那人也不敢说什么太过分的话,只敢这样子阴阳怪气。

所有人都转过头,盯着那个阴阳怪气的人。瞬间,这个人周身空出了一个圈子。

“欺我庆安府无人?”

“李安大才子也是你能污蔑的。”

有脾气暴躁的就要动手,给这个阴阳人一点颜色看看。

李安的才气,在整个庆安府,无人不服。那本诗集,只要是读书之人,几乎人手一本。

李安的书画也是一绝,那副字画,现在就挂在古方斋大堂正中间,只要去古方斋看书,第一个就会看到李安的那副霓裳羽衣舞画作。

更别说李安还弄的一手好吃食,所以在庆安府,不管是读书文人,还是普通民众,对李安那可是发自心底的赞叹。

那个人见形势不对,连滚带爬退出人群。原本还想放几句狠话,可看到这些人脸上的表情,赶忙打消了那个想法。

“李安才子治好了王妃的顽疾,被王妃特地邀请入席感谢,不胜酒力,在后面休息。”

有知情人士解释,外面围观的人这才安静下来。

那些官员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心里对这个李安,有点忌惮。

若只是有才他们并不会过于紧张,可是李安这个才,过于骇人。

那本诗集,在场之人,大部分都看过,李安的诗词,首首旷世巨作,有流芳百世之资。

有经典代表作的才子很多,毕竟身为大才,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在此基础做突破,做出一两首传世名作,这种事也算不上少见。

可李安这个妖孽,首首都是这种水平。到现在还没见过李安出一首优秀品质的诗词,首首都是天花板级别。

从现在围观之人的表现来看,李安不仅是有才,在庆安府还深受百姓爱戴,这可不是件好事。

随行官员有点紧张,若是李安出手,拔得头筹,皇上那边,岂不是会揽入一员虎将。

这个李安,他们刚才接触过,完全不会恃才傲气,更不是只会吟诗作赋的死板模样。这种人,不要太难对付。

他们在心中为这个夏无双捏了把汗,心中不断期盼李安酒醉的不省人事。

只要喝酒喝迷糊,要么来不了,要么脑子糊涂,发挥不出自身实力。

不然,他们特地花重金请出夏无双这件事就成了无用之功。

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皇上想借诗会为自己揽入一两个人才,所以他们早早就请来了各路大才,甚至还请来了号称五百年一遇的大才夏无双。

夏无双不是他的原名,只是因为此人诗词无双,冠绝武朝,所以被冠于夏无双的美称。

久而久之,他也干脆改成了这个名字,不再去深究别人喊错他的真名。

第一个题结束,皇上出了第二题。

“听说庆安府酒中仙,冠绝天下,第二题,就以这白酒为题。”

台下官员无不欢呼,皇上英明神武,同时赞叹,这酒中仙确实当的起酒中之仙的称呼。

不管是酒的品质,还是这名字,都是天下无双。

“听说,这酒中仙,就是李安酿造的。”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李安,要不要这么离谱。

他们来这才几天而已,了解酒中仙来历的人不多。大多只知此酒是如意坊所产,而且滋味极佳。

夏无双的脸色,此时也有点不好看。

他自认在诗词方面,天赋异禀,自视甚高。可那诗集他也看过,凭心而论,自己离那个水平差得远。

如果李安今天出场,且还是按照那个水平发挥,他绝对不会来自取其辱。

可有人知会过他,说李安喝了不少酒,醉态明显,走路都打摆子,不足为据。

如此一来夏无双才重拾自信,盛大登场。

可听到这些人的谈论,那是一件比一件震惊。

这李安当真是人,不是妖孽?

不过等了许久,也没听到谁说李安来了,夏无双平复了一下心绪,提笔作词。

诗词献上,交给众人阅览,夏无双再次拔得头筹,一骑绝尘。

场下官员互相使眼色,暗暗比手势,这次诗会,应该是稳了,有惊无险。

一般来说,皇上亲自出题,不过次数太多,而且这个诗会本身也就是怡情之举。

所以他们断定,三题,不会再多了。

此刻皇上也在思考,要不要去请李安出来。

谁能想到这李安,如此不胜酒力。

李安的酒量跟赵轩不相上下,一杯醉,两杯倒。

赵明珠看到此番场景,直接起身,说她去看看李安才子情况如何。

皇上一缕胡须,欣然允许,让明珠快去快回,可别耽搁了大家的雅兴。

明珠退走之前,皇上顺便把第三题也说了出来,登高远望,眺望山河,以此为主题。

若是李安不胜酒力,可让他现场做好诗词,明珠直接带来即可。

场下的官员当场就坐不住了,这不是给李安走后门作弊么。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起身,直呼不可,诗会作诗,讲究的就是一个现场发挥,挥毫洒墨,怎有在后方偷偷创作一说。

其他人纷纷赞同,说诗会就是要现场创作,才能是挥斥方遒,书生意气。在后方创作,没有那种才子气概。

没办法,皇上也不能反驳场下所有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既然如此,明珠啊,你去把李安直接带来。就说是皇上亲召,敢违圣命,斩首示众。”

这些官员瞬间傻眼了,还有这种操作,他们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武朝以仁义之名为立国之本,皇上还是一名仁慈有爱的圣君,今日竟然直接说出这种话。

这态度如此明显,随行官员一个个也不敢在多言。

皇上就差直接把李安我要定了写在脸上,他们还作妖,脑袋要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