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乱世:铸不灭金身威镇国门 > 第58章 拜访窦燕山欲拉拢

第58章 拜访窦燕山欲拉拢(1/2)

目录

赵延希大喜,立即对赵迥执以师礼:“得蒙先生日常教诲和相助,则使我有如汉高祖得萧何,唐太宗得房玄龄,再不复忧虑矣。”

“得小王爷如此看重,某不甚愧赧,实不敢自诩萧何、房玄龄等世之名相也!”

赵延希总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赵迥投靠归附,虽不说是个智囊军师型人才,但起码也是个处理内政的相才。

将来有这种人才替自己坐镇后方,也可省却大部分心了,尤其还附送一个儿子赵普,可是能够重点培养的人才。

“先生举家随我前往三会海口安家罢,将来三会海口会成为一座南北通衢,扼控运河航海,南北贸易商路的繁华港口都市。”

赵延希遂对赵迥道:“也省得先生与家人相隔两地,太过惦念,互不得安也。赵家庄则可托付于族中长老们共同打理即可,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是极,是极,还是小王爷思虑周全!”赵迥连连点头,立即召来自己的家室。

赵迥已经丧妻鳏居,膝下却有四子一女,都尚年幼。

长子赵普,就是后世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宰相,高居大宋开国功臣第一的那位赵普,现在也才年仅十一、二岁。

其下三位弟弟赵贞、赵安易和赵正,和最小的妹妹赵氏。

“这就是先生膝下四位令郎和令爱,果真都是难得,吾观之众位面相将来都必是大富大贵之人。”

看到赵迥家眷,赵延希装模作样地惊为天人,大声赞叹。

更重要的是总算见到了自己一心念着的这个赵普,赵延希更是大言不惭,不吝溢美之词:“尤其这位赵普小兄弟,将来必定成就不凡,位极人臣,我非常看好你!”

在赵家庄短暂停留两日后,赵延希带领赵迥一家在返回九龙山上大寨途中,顺便又去了一趟西龙虎峪镇东龙虎峪前村,过去叫十郎庄。

为什么要来这里,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窦燕山,他别名“窦十郎”也是由十郎庄而来。

《三字经》记载:“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他有五个儿子都先后考中进士,五子登科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窦燕山正名窦禹均,号燕山,另名窦十郎。

生于唐咸通十三年(872),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去世,享年82岁。

是残唐五代时渔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天津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人。

这个人教育儿子都如此厉害,估计足可以当个教育家,让他来教授学生。

正好,赵延希规划自己的势力地盘中要开设学校识字班,教授平民和流民孩子,他想聘请这个窦燕山来当教书先生。

十郎庄与赵家庄相隔并不算太远,不过走过几十里路面,赵延希携唐嘉欣和赵迥一家等人到达后,先投上他的名帖去往窦燕山家。

窦燕山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生活条件非常优越。

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吃喝玩乐,斗鸡遛狗,欺行霸市,心术不正,为富不仁,令老百姓都非常痛恨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