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抵达天津扎营立足(1/2)
“咱们把这里建起一座沿海港口城市,贩点南货,做点海贸。”
“尤其南边湖广的粮食更要多多的贩买,从海路运送回来,毕竟陆路上沿途经过其它大势力,征锐的关卡太多,还怕遭遇匪人或各大势力抢劫。”
“与南唐、南楚等地的商路往来只怕也不能少的,海路没有收税抽成关卡,多赚点钱粮,也好用来养兵。”
“小王爷一席话,真是惊醒梦中人,果然思谋远虑,布局更加深广,不由人佩服都不行,”窦燕山家中自小大商贩出身,最能体会这里海贸商业的重要性,也是故最有发言权。
这边沿海运河两岸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形成了一片片的城镇市集。
中间店铺林立,人流熙来攘往,运河岸边停满一排排漕船。
“赵大人,我听闻通州是大运河的起始,不知缘何如此?”赵延希突然问向身边赵迥道。
赵迥认真的道:“通州四水会流,距幽州不过四十余里,又有通惠河直达幽州,作为北运河的起始正是应该。”
赵迥又补充道:“每年南来北往的人都是从张家湾上下船,南来的漕粮仓库也多半建在那里。”
“张家湾的市镇位于郭水西边,郭水两岸和运河西岸舟船相接,岸上也是店铺林立,行人如蚁。”
“总体上与这里运河两岸的情况相差不多,但码头数量却明显还多于这边三会海口。”
北运河是从北向南流动,从三会海口往通州逆流,需要大量的纤夫,所以这里也到处多是流动的纤夫。
赵延希率领大部队抵达三会海口,环顾一番,东岸一片低矮的茅草窝棚。
棚户区外面,一群群小孩眼神呆滞地朝他们这边突然出现的大军看来。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光膀子赤脚,个个骨瘦如柴,浑身脏兮兮的。
脸上一块块的黑色污渍,小手也似漆黑的小鸡爪子一样。
偶尔从棚户里走出几个大人,也是佝偻身体,头重脚轻,摇摇晃晃的,瘦损得不成模样。
显然都是饿极了,随时都可能会倒毙。
与赵延希在网络报道上看过的非洲和印尼、印度那种贫民窟,难民营差不多,与西岸的繁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
“小王爷,通州和张家湾,至三会海口沿途的纤夫,不计其数,统共数千人,都住这种地方。”
看赵延希紧绷着脸,一副低头沉默状,窦燕山看着这片贫穷困苦的场景,却比较了解,因此主动对赵延希解释起来。
“他们大多从外地来的,基本无处可去,生活完全没有保障,处境极为艰难,时有冻饿致死者。”
赵延希惊问道:“当地官府怎地也不管管,救济救济他们?”
窦燕山摇摇头道:“官府怕他们闹事,冬天冰雪封冻,没有拉纤工作的时候,每天施粥一次,清汤寡水的,直接照见人影。”
“而要换是平素,还没得粥汤施舍下来。”
“唉,这乱世,常年战乱,民不聊生,又兼契丹夷狄常来侵掠,天下哪里又是安生之处?”墨阡陌悲天悯人的叹息道。
“现在既然我们来了,就要改变这一现状!”赵延希大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