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筹备建城正式完毕(1/2)
“倘若是大帅认同了小王爷你的决定,全权任命你带兵来屯驻,末将自然是求之不得,”张藏英点点头认可道。
“毕竟契丹强寇如今势大,你的兵马与末将形成倚角之势,也能对他们形成极大的威慑,于末将驻守芦台县自然是极为有利的。”
“好了,张将军,你领兵驻守此方久矣,应该早就绘有芦台至三会海口一线的地形地势形制防御图吧,不若就抄撰一份给我,让我仔细研究研究。”
赵延希最后直奔本次前来会面的目的,终于提出来要求:“还有我们大军和军属都不在少数,想要将周边的抛荒地都开垦出来,作为屯田之用。”
“还望你派人帮我核实一下周边田地吧,别到时候误夺了别人的良田。那时候就难去说理,扯不清楚了。”
“这,这……这里有几个缙绅大户,听说都是在朝中有势力的,各自将这附近的大部分良田都占据了。”
张藏英极其为难地摇头叹气道:“尤其其中的豪门如渤海高氏大族,听说还是曾经的北齐皇族高氏后裔,家大业大,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扎根于此,拥有良田数十万顷。”
“你想要占领农田开垦,肯定首先就要与他们这些地头蛇利益集团冲突,引发巨大的矛盾。”
“其次,这边的契丹、南唐、南楚等敌国间谍活动异常频繁,有时候甚至是它们各国勾结在一起,共同一致对付我们。”
“小王爷,你千万要仔细留意些,千万别不明不白地着了他们的道儿。”
“原来是这样啊,多谢张将军你提醒。”
赵延希果然还是想简单了,原本以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兼之契丹铁骑经常来侵掠破坏,老百姓不堪其扰,大多躲避战乱,逃往南方去了。
再加上地主和地方节度豪强又趁乱收取重税,人民不堪负担,更加无人愿意种田,导致现在幽、蓟等地大量良田都无人耕种荒芜了。
他满心以为可以收拢这些无主之田占据为己有,用于自己的屯户屯田,却没想到这些田土都有主,只是人口流失无人耕作。
赵延希索取了地图,还有盐场出产的大批食盐,也算是就近取材,终于还是告辞张藏英回来。
然后,他根据这地图,以及现场勘测,与赵迥、窦燕山,以及还有深通风水的六指匠人吕大方、千王仇长安等一起潜心研究了好久。
又从当地招收了一大批的泥瓦和木工建造匠人,多方征求意见和创意。
这才最终绘制构建了整个天津城的规划布局,立即开始了大搞天津地方建设。
也从这时开始,赵延希早了几百年,将三会海口正式更名为了天津。
次日一早,赵延希带了赵迥和六指匠人吕大方,几个匠户,还有数百银鞍契丹直军士去了河东繁华市集。
一来要采购很多东西,粮食、砖瓦、厨具、床、桌凳、铁匠铺用具等等,二来要聘请大批铁匠,筹备武器库,打造兵器铠甲。
紧接着,先招收的近三千难民,开始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天津建城工作中。
这是先从河西的难民棚户区开始建设,因为这边没有市镇,没有密集的本地民户,不用进行大规模的补偿拆迁。
赵延希规划得很好,他建城是一部分一部分来,然后慢慢拼接完成。
省得开始就全面建城,去动那些地方大户,以及还有一些顽固的钉子户,要一刀切,拖延耽误太多时间。
这就在边建设的同时,再边去处理收购拆迁事项,不误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