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南下,攻淮!(1/2)
第章
一沓信件,林时很快看完。
唯独一封来自姬玲珑的私信,林时看得认真,而且舍不得放下。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简简单单的告诉林时她怀孕这些日子的变化。
从孕吐写到孩子成型,再说到孩子已经会在她肚子里玩耍,伸脚踢她的肚皮。
并且,太医已经诊断出来,她腹中的孩儿是个男孩,希望林时能抽空取个名字。
看完了姬玲珑絮絮叨叨的一大堆废话,林时嘴角不由勾起笑容。
算算时间,姬玲珑现在距离临盆,也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当初他可是承诺过,一定会在孩儿降生之前结束战事,返回太安城陪伴孩儿降生。
至于姬玲珑要他给孩子取名字的事情,他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姬玲珑肚子里的孩儿,是他和姬玲珑的第一个孩子,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孩子,将来是要继承这大梁江山的。
他虽然是父亲,但取名字这种事情,轮不到他来。
姬氏一群宗老,朝中一干大臣,可都在等着这个孩子出世,因此,这个孩子只能姓姬。
当然,林时倒是不在意孩子姓姬还是姓林。
在他原来的世界之中,孩子随母姓之人比比皆是。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时代新教育的三好青年,他没有那么封建的想法。
何况,到了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早已不必用姓氏去争什么正统。
他只希望,他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就行。
思及此,林时收敛了嘴角的笑容,将信件收好,然后提笔开始一封封回信。
等到他写完一沓回信,诸将也安置好大军,来到了帅帐之中。
随手将信件交给亲卫,让他走镇景司的路子将信传回太安城,林时便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一众将领身上。
随着流水一般的菜式上桌,林时也不再卖关子,直言道:“诸位,辽东战事结束,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就是淮南之战了,待淮南之战结束,咱们这场灭魏之战,也差不多到了尾声,诸位若是有什么看法,尽可畅所欲言。”
林时这话一出,诸将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
程名振率先起身,朝林时拱手道:“大帅,淮南局势与辽东不同,姜琦手上仍有十八万大军,单论兵力,可以说与我军不相上下,且淮南尚有淮河为天险,南齐亦是蠢蠢欲动,我军若是贸然开赴淮南,恐为其所趁啊。”
程名振此言一出,立即就得到了大多数将领的支持。
因为程名振说的这些事情,每一件,都不是空穴来风。
淮南的局势,对比辽东,可以说是复杂了不止一星半点。
他们能轻易招降姜元麾下十一万大军,一方面,是得益于姜元本身就不想抵抗,另一方面,也是苏宁用自己的命,阻止了两军之间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但不论怎么说,大梁能兵不血刃拿下姜元麾下大军,运气都占了很大一部份。
但淮南则不同。
相比性格怯懦名不正言不顺的三皇子姜元,姜琦作为大魏名正言顺的下一代继承人,不管是对军队的掌控,还是对民心的拿捏,乃至于麾下可战之将的数量,都远甚于姜元。
甚至说得直白一些,在姜承本来的计划里,姜元与其麾下十几万大军,本身就是用来拖延时间的炮灰。
他们前往辽东的唯一目的,就是绊住大梁军队的脚步,为姜琦退到淮南争取时间。
相比姜元,姜琦实则才是大魏真正复国的希望所在。
因此,林时想要如拿下姜元那般,轻易招降姜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林时将诸将的表情尽收眼底,不由对着程名振轻轻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得了林时的应允,程名振深吸口气,继续说道:“针对淮南之战,末将的意见是,战不如拖,拖不如压,压不如赌。”
程名振话音落下,帅府之中的气氛顿时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反复咀嚼着程名振这十二个字的用意,包括林时也不例外。
他呢喃着重复了一遍程名振所言,旋即眼睛一亮,看着程名振道:“说得再详细些。”
程名振点点头,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词汇。
旋即起身走到行军图前,拿起指挥杆指向了淮南之地的位置上。
沉声开口道:“诸位且看,淮南之地,虽说是中原粮仓,物产丰富,但实则北有淮河秦岭为界限,与中原之地分隔,南有大江为险,将其与江南之地隔绝,以兵家眼光看来,乃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缘孤地。”
听着程名振的分析,诸将不由下意识颔首,表示认同。
的确,淮南之地虽然水网密布,是难得的鱼米之乡,但若纵观四海九州的全局,的确是一片孤地。
“淮南是孤地,然后呢?”
林时心下已经了然程名振的想法,但他心里存了继续培养程名振的想法,便心甘情愿做起了捧哏。
程名振闻言,指挥杆移向大江以南,轻声道:“姜承将大魏复国的希望放在淮南,无非是因为淮南之地背靠南齐,而南齐朝政为云梦公主所控,占据淮南,可源源不断的从南齐获得补给。”
“但是......诸位别忘了,南齐与淮南之间,可还盘桓着一条大江,这条大江,既是天险,也是绝路,它能拦住敌人,自然也能拦住自己人。”
“末将之所以说战不如拖,拖不如压,压不如堵,究其根本,便全在这条大江上。”
这话一出,满殿诸将不由面面相觑,旋即齐齐露出了笑容。
程名振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已经明白了。
战不如拖,是因为战的成本太高。
淮南是孤地,但也是天选战场,真要硬战,没个几十万大军的投入,只怕很难拿得下来。
而拖的成本,就要小太多太多了。
毕竟淮南之地再富庶,终究也就是一小块地方。
想要养活十八万大军,不是做不到,但一定会把整个淮南之地都掏空。
反观大梁,身后则有一整个完整的王朝。
大梁完全可以一直拖到淮南之地最后一滴油水被榨干,百姓陷入困苦,大军没了士气,再渡江一战。
而拖不如压,则是牵扯到民心和士气。
大梁收拢了大魏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国力一定会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
派出十几万大军驻扎在江对岸,日日操练,日日恐吓,威压淮南一地,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经此亡国之祸,淮南之地的军民本就惶惶不可终日,每日再生活在高危高压的环境下,早晚都会崩溃。
这便是压胜于拖的根源所在。
而压不如堵,则更简单,便是直接从地理上将淮南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孤地。
程名振说得很清楚,淮南北有淮河,南有大江,江是天险,但也是,也是绝路,拦住的不止敌人,还有自己人。
以大梁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短时间内操练出两支水师,将两条大江都封锁起来,完全将淮南之地变成绝地。
毕竟,大江上游在大梁境内。
而一旦南北都被封锁,那就代表着淮南之地将失去所有补给和援助,那是一种真正四面楚歌的绝境。
至于南齐的水师,众人不觉得南齐的战船能抵挡住火炮的轰击。
火炮在战船上,才是真正的无敌啊。
众将越想,越发觉得程名振的计策完美。
程名振说完,见众人似乎都赞同自己的想法,脸上也不禁露出笑容。
它从容的放下指挥杆,朝林时拱手笑问道:“大帅以为呢?”
林时轻轻鼓掌,看向程名振的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赞赏之色。
他没有说话,但他鼓掌的动作,已经完全表明了他的心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