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震撼发布(1/2)
这五篇论文不仅涉及了当时尚未成熟的技术,甚至包含了许多未来几十年才会出现的核心科技。它们无疑是《启明星》创刊号的核心亮点。
除了陈平安的五篇论文,乾教授以及其他顶尖学者的文章也为创刊号增添了厚重的分量。十篇文章共同构成了创刊号的整体框架。
《灵境猜想:光学与虚拟现实的结合》(作者:乾教授)
乾教授提出了“虚拟现实”的雏形,描绘了通过光学显示和计算设备构建虚拟世界的可能性。他的文章不仅具有科学意义,也充满了哲学思考,探讨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晶体管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应用》(作者:李教授)
李教授的论文系统总结了晶体管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晶体管在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航天推进系统的改进与未来探索》(作者:赵院士)
赵院士的文章以龙国火箭推进系统的研究为基础,探讨了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的技术路线,并对未来深空探测提出了初步设想。
《数控机床的精度革命与工业化应用》(作者:刘院士)
刘院士的论文着眼于数控机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如何通过精度提升推动工业化发展的路径。
《半导体光电技术的应用展望》(作者:唐教授)
唐教授的文章探讨了半导体技术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包括光敏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LED)。
这十篇文章,从未来技术的构想到当下技术的突破,覆盖了多个领域,展现了龙国科技的雄心和潜力。
然而,创刊号的最终定稿并非一帆风顺。在严格的审稿制度下,大量投稿被拒绝,这引发了投稿者的强烈不满。
被拒稿者的愤怒:
“凭什么我的论文会被拒?我可是我们研究所的代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明明已经获得了地方奖励!”
“陈平安这个主编是不是太狂妄了?他到底懂不懂学术,居然敢退我的稿!”
一些被拒稿者纷纷向上级部门投诉,甚至有人在公开场合质疑《启明星》的公平性。某科研机构的一位负责人愤愤不平地说道:“《启明星》现在搞得跟国际期刊一样,还要搞什么三轮审稿,真是自以为是!”
期待与好奇:
然而,这种愤怒背后,也有许多人对创刊号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他们到底选了什么文章,居然把我的论文给拒了?”
“听说陈平安自已写了五篇,还邀请了一些顶尖学者,我倒要看看这些文章到底有多厉害!”
被拒稿者表面上愤怒,但心里却隐隐期待:如果《启明星》创刊号真的足够震撼,他们或许会被说服;否则,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进行批评。
《启明星》的筹备工作也引发了体制内的争斗。一些部门和机构试图通过干预审稿流程,为自已的论文争取位置。
某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找到陈平安,直接挑明:“陈主任,我们的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您是不是该优先考虑一下我们的论文?毕竟,国家项目的成果还是要展示出来的。”
陈平安却毫不退让:“国家项目的论文当然重要,但是否符合标准,必须由审稿委员会来决定。如果论文质量不过关,我们宁愿等它完善后再发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