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四合院:开局52,悟性逆天 > 第330章 杂交水稻

第330章 杂交水稻(1/2)

目录

说干就干。陈平安带着团队,利用现有的工业技术,很快制造出了一批简易的滴灌设备。虽然设备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功能齐全,足以用于实验。

为了验证滴灌技术的效果,陈平安亲自挑选了一片位于北方干旱地区的荒地,设立了一个滴灌示范田。

这片地原本是出了名的“穷地”,土壤板结,降雨稀少,农民根本不愿意耕种。

陈平安亲自带着团队,把示范田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使用传统漫灌方式,另一部分则安装了滴灌设备。

“陈主任,这滴灌设备真能行?”一位当地的农民站在田边,满脸狐疑,“咱这地方,连水都少,还搞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别到时候颗粒无收啊!”

“你就等着看结果吧。”陈平安笑着拍了拍农民的肩膀,“种地啊,靠的不光是勤快,还得靠脑子。”

一个月后,示范田第一次收获。

传统漫灌的作物长势稀稀拉拉,几乎没什么产量,而使用滴灌设备的那块田地,作物长得茂盛,颗粒饱满,产量竟然是传统方式的三倍!

“不可能啊!”那位农民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相信,“这地去年种啥死啥,今年咋就变成这样了?”

陈平安指着滴灌设备,笑着说道:“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节水、省肥、增产,滴灌就是咱们干旱地区的救命稻草!”

然而,滴灌技术的成功,却引来了地方一些保守势力的不满。他们觉得,传统的漫灌方式已经用了几百年,没必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新东西。

“滴灌?费那劲干啥!咱们的水渠修得好好的,灌溉也没啥问题,凭啥非得花钱搞这东西?”一位地方农业官员在会上公开质疑。

“对啊,这滴灌设备听说还挺贵的,咱们农民哪用得起?”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陈平安冷笑一声:“是挺贵的,但你们有没有算过,这滴灌设备能省多少水,能让农民多收多少粮?再说了,难道农民用不起,咱们就不推广了?咱们国家的资源,难道不是用来帮老百姓的吗?”

可这些人依旧不听,摆出一副“咱们是为了省钱”的嘴脸,就是不批推广。

陈平安没跟他们争,他用行动再次“打脸”。

他指挥团队,把滴灌设备推广到周边几个村子,并指导农民在滴灌条件下种植高产作物。

半年后,这些村子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甚至有些地块的产量是传统方式的三倍以上。

看到这种成果,那些反对滴灌的官员再也坐不住了。

“陈主任,这滴灌技术……好像真的挺管用啊。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扩大试点?”之前那位质疑的官员小心翼翼地问道。

“现在知道了?”陈平安冷哼一声,但很快转而笑道,“推广是没问题,不过咱们得立规矩——谁拖后腿,就扣谁的绩效!”

就在滴灌技术推广的同时,陈平安还在暗中推动另一项计划——杂交水稻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