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咸鱼的悠闲人生 > 第470章 郑杰崩溃了

第470章 郑杰崩溃了(1/2)

目录

张帆一边听着屋里的动静,一边打量着阎埠贵家。

这阎埠贵家今天也确实反常,屋里灯都关了,但是却点着蜡烛,昏黄的灯光从窗帘后面隐约的透了出来。

仔细听屋里的声音,是一个诡异女人的声音,什么天灵灵,地灵灵的,什么上身之类的。

听了几句,张帆和柱子对视一眼,就知道这屋子里面是在干什么了。

这没遇到也就算了,可是遇到了,就不能不管了。

两人把车子停好。

柱子就上前敲门。

敲了几下,门也没开。

柱子这大半夜的被叫出来加班,本来就不痛快,还遇到了这种事情。

一抬脚,就把门踹开了。

这一看,屋里几个人正在收拾着东西。

“干什么呢!都蹲下!”柱子厉声喝道。

阎埠贵哪里见过柱子这个样子啊,从小把这个孩子看到大,一直都是个憨厚的,以前嘴巴确实坏了一些,可是从部队回来之后,已经改变很多了。

这会,看到柱子穿着公安制服,厉声喝问,这老小子一句话都不敢说,赶紧就蹲下去了。

阎埠贵都这样了,更不用说三大妈和刘婆子了。

张帆站在门外,没有进屋,大概打量了一眼。一张方桌放在客厅中央,上面摆着一个张帆不认识的泥塑,前面是几炷香,之后就是摆着,猪肉,公鸡,米面,钱财,等等东西。

这都不用说,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搞封建迷信啊。

“都带回去吧!”张帆说道。

“阎老师,在家里弄这个。你怎么想的啊!”柱子还是对阎埠贵说了一声。

就开始让阎埠贵和刘婆子跟着走,还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收了起来。

“三大妈,就在家吧,孩子还要看,有事情在找你。”张帆说完,就去推车子了。

本来就是晚上到单位加班的事情,现在可倒好,后面还跟着两个人,出了个宣传封建迷信的事情。

张帆还盘算着,这阎埠贵小心谨慎了一辈子,这是怎么想的。得,不说别的,这四合院里,又多抓了一个人。

“柱子,你看看阎埠贵那边怎么回事。我去看看郑东方。”到了所里,张帆跟柱子说。

“成,之后呢,是放了,还是怎么的?”柱子问着张帆的意见。

“先关两天,让这老家伙长长记性。”张帆想了一下,说道。

就阎埠贵的这个事情,在这个时候,也一样,就是个可大可小的事情,说这个事情小,并不是因为事情的影响小,而是因为无知。

大部分的派出所,对待这种事情,都是批评教育为主的。

当然,这只是对受骗的人。

而对于做法的人,也就是刘婆子这样开坛做法的,那可就是一律的严惩不贷。

蹲牛棚,批评教育,写检讨,这要是在严重一些,没准还要关起来。

要说这个事情大,那就是倒霉的时候了。

要是所里准备抓出个典型,或者进行严打的时候,没准连阎埠贵这样的,都要被关起来了。

张帆这大半夜的跑到所里来加班,可不是因为阎埠贵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而是因为郑杰的儿子到了,那边才是大事。

至于,阎埠贵,关他两天,让他冷静冷静,自我检讨检讨也就是了。

对于这个人,张帆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你要让他主动宣传封建迷信,他也没有这个胆子,这次怕是也是被睡蛊惑了。

所以,张帆也没有太在意,放在了一边。

很快,张帆和柱子就在张晓娟的房间里面看到了一个大概二十多岁的青年。

看着两个人抱头痛哭的样子,不用说,就知道,这个青年就是郑东方了。

母子两个人也有几年没有见面了,上山下乡,就是这样,几年都回不了家。

就算过年的时候,能有几天假期,但是东北到四九城还是太远了,估计这个郑东方这几年就没有回过四九城。

“好了,郑东方,出来聊聊。”这母子两个人的情况,也不是这一时半会就能平复的,张帆还是开口打断了。

没办法,时间宝贵。

要是敌人知道了这个郑杰被抓了,怕被连累,来了个狗急跳墙,都跑了,那这条线也就没啥用了。

张帆这两天也打听了一下,城里其他几个案子的情况,也都在筛查中,还没破呢。

这就更要抢时间了。

“郑东方,你跟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张帆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我爹对我还不错,从小到大,想要什么,基本都会满足,没有挨过饿,也没有挨过冻。就是我妈,这些年过的太苦了。”郑东方开始了述说。

就好像,刚刚的母子相见让他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话头。

根据他的描述,张帆大概阻止了一下,郑杰对他确实不错,这么多年,就没有对他动过手,哪怕是做错了,也就是训斥几句。

吃穿用度从来都是早早准备。为了能让他吃饱,这肉食什么的,家里也没有缺过

唯一的一次父子俩争吵,大概就是让他下乡了。

在四九城从小长到大,别说干农活,就是这正常的家务事,郑东方都不会多少,再说了,这城里生活的多好,谁愿意去乡下啊。

哪怕没有工作,在四九城晃荡着,也没有人愿意下乡的,郑东方的好多同学,朋友都是这样的。

可是,前两年,自从政府提出了知识青年要到乡下去的口号之后,郑杰都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就直接给郑东方报了名。

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别人家就算动员了几次,都不愿意报名,何况他家当时就只有郑东方这一个孩子在家了,街道都没有把他家当做重点工作。

自然,在郑东方知道了之后,父子俩爆发了最大的一次争吵。

可是,不管郑东方怎么说,怎么耍赖,郑杰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就是必须去,马上去。

对于郑东方来说,可能是他爹放弃他了,可是对于张帆来说,这确是郑杰为这个亲生儿子铺的路,或者说,更能体现郑杰对这个儿子的重视。

郑东方后面的话,也进一步证明的张帆的想法。

“后面,我就下乡了,到了东北的农村,那边太冷了,我不适应。不过,我也没有给家里说。可是,我爹,还是会给我经常邮寄东西,吃的,用的,也都是挑好的给我的。”郑东方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