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咸鱼的悠闲人生 > 第517章 娄晓娥见父母

第517章 娄晓娥见父母(1/2)

目录

“为啥啊?放银行干啥?这放家里不是挺好的么?”秦淮如听到这个,立刻就不太乐意了起来。

自从两个人结婚之后,易忠海的工资都是上交的,每个月秦淮如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发工资这天了。

她会把两个人的工资数来数去,反复数上几遍。之后才是按照家里的每个月花销,把这些钱分成好几份。

之后,就是发挥她聪明才能的时候了,要把这些钱藏起来。

当然了,这个藏钱的过程是谁都不能知道的,别说是家里的孩子了,就连易中海都不知道她把钱藏在哪里了。

这就是绝密的,是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的。

就跟贾张氏以前一样,也是这么藏钱的,或许这也是个各家各户当家之人一脉相传的本领。

号称,一个人藏的东西,一百个人都不一定找得到。

当时贾张氏下线,她藏的钱,这夫妻两个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还是最后推了房子重建,才把钱找出来的。

再有一个,就是,这年头的人们,也不相信什么银行,或者是觉得那地方不靠谱,或者是觉得那地方都不如买几只鸡,还能下蛋。

总之,大家更愿意相信鸡屁股银行。

可惜啊,城里不能养鸡,否则,秦淮如一定会开发她的养鸡大业的。

这种情况持续了这么久,秦淮如自然喜欢这种自己能掌控家里所有钱财的感觉,可是,这会易中海却提出来,要把家里的钱存到银行。

她自然很是不满。

或许是对秦淮如的反应,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易中海咂吧了一口酒,开始解释起来。

“淮如,你没听说么?好多人家,都丢了钱,这放家里多不安全啊。”说了半天,易中海总结了起来。

“听说了,不是说是他们家孩子拿的么?”秦淮如瞟了瞟棒梗的房间,小声的跟易中海说着。

“那都是说说的,谁知道是不是被人偷去了。”易中海显得知道很多一样,不断给秦淮如一些心理压力。

“可是,可是,银行那地方靠谱么?以前听老人说,好多银行都没有了,存钱的也取不出来了。这要是出事,可咋办啊!”秦淮如说起来自己听到老人说的事情,立刻提出了异议和担心。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那还是解放前,还是打仗的时候呢!那会多乱啊。今天这个人来了,明天那帮人来了的。现在不同了,都解放多少年了。没事的,我以前的钱,都是存在银行的,还有利息收,多好。”易中海轻松的说着。

“利息,这不成吧,上面不是打击收利息么!”秦淮如又诧异的问了起来。

在她的记忆里面,好像有人借钱给别人,收了利钱,之后事发,还被抓了。

所以,在秦淮如想来,收利钱的都是要被抓起来的。

“这你就不懂了。上面打击的是放高利贷的,但是银行可是国家的,大家在那里存钱,国家是给利息的。这个可不打击,上面还鼓励呢!这是支援国家建设。”易中海又开始解释了起来。

这么一解释,秦淮如也慢慢的接受了起来,尤其是听到,把钱存到银行,还能有利息拿。

这是多好的事情啊,钱放在家里,可不会生钱,但是放在银行,可是能生钱的。

秦淮如对支不支援国家建设,这些事情,可不感兴趣,只要钱能变多,那才是最能打动她的。

夫妻两个一合计,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易中海提出这个建议,想要把钱存到银行,当然也没有支援建设的伟大想法,更不是放在家里怕丢了。

就四合院这里,一天到晚院子里都有人,但凡是一个陌生人你过来了,都会被门神直接监控起来。

想丢点东西,都难,要是丢了,就肯定是院子里人干的。

所以,易中海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存了自己的心思的。

易中海以前跟刘大妈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如此,每个月留给一部分家用,其他的也就是告诉刘大妈一个大概的数字,之后就都存起来了。

可是,现在跟秦淮如结婚了,他却失去了对家里财政的控制权。虽然家里花销不大,但是,在易中海看来,这钱财大事,还是必须要亲自抓起来的。

钱要是存在银行,就秦淮如那个脑袋,怎么存怎么取,都不知道,到时候,存着往她那里一放,也就是相当于把钱给她了。

但实际上控制钱财进出的,还是他易中海。

夫妻两个把决定做了下来之后,易中海就开玩笑一样的问道。

“这么长时间,你到底把钱藏哪里了?”

“怎么,你还找过?”

“没有啊,我找钱干嘛。也没什么要花销的,就是好奇啊!当年,贾张氏可是把钱藏的,谁都找不到啊,要不是咱们那把房子重新建了,这钱还找不出来呢!”

听到这个,秦淮如也是一笑,不过还是没有说出来自己藏在哪里了。而是顺着贾张氏这个话题说道。

“就是啊,谁能想到,竟然能把钱藏在了牌位里面。怪不得咱们俩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

这个贾张氏,也是个厉害的,在墙上挖了一块砖下来,把钱都藏在里面,之后,放上砖头,前面就是牌位。

以前就是老贾的一个牌位,后面是老贾和贾东旭两个人的。

就这两个东西在那里,谁会去挖它的后面,不说别的,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在人们的心里还是很有分量的。

两口子在拆房子了时候,才把钱找了出来。

好家伙,仔细数了数,贾张氏这么多年,竟然攒出来一千多块钱。这个数字真的把两个人都震惊了。

不过,想想,也算正常。

家里两个男人下线,厂子都有赔偿。

这么多年,贾家可是没有花出来一分一毫,都被藏了起来。无论贾家这些年,生活的多困难,都是找易中海打补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