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雷池伏怪,黄州交兵第四章(2/2)
一行人领着雷池水族团到长江北岸,向义军负责渡江的将领交代了情况。将领们见吉义、姚水莲等人能降服妖怪帮忙渡江,大喜,称赞不已。一行人便留下水族团,只带一个池小蛟回去黄梅山。
义军中路大军渡江之后,一队又一队开到黄梅山来集结。
黄梅山位于黄梅县西北部,因为山上多黄梅而得名,而且是江北着名的茶叶产区。茶叶产区的青年男女在采茶时唱山歌、闲时演戏剧,称为采茶戏,许多地方都有,尤其在江右地方盛行。江右几乎每个州府都有地方特色的采茶戏——九江采茶戏、南昌采茶戏、瑞州高安采茶戏、吉州吉安采茶戏等等。蕲州虽然位于江北,其实也是江右文化的范围,蕲州采茶戏不输给江右各州府,尤其是黄梅采茶戏。
官军与义军在黄梅山对峙。当地百姓拥戴义军,编出歌谣来歌颂义军,唱得满山嘹亮。义军的将士也多得是会唱山歌的,现编歌谣与当地百姓唱和,其乐融融。官军士卒看到义军这边军民融洽斗志高昂,不免就有些懊丧。
义军渡江渡到差不多的时候,集中了较大的船只,把云南义军的大象也接送过去。三千象兵带着近百头大象,慢条斯理开到黄梅山。当地百姓大奇又大喜,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大象,争相围观,听义军讲象兵攻南昌、攻九江的事迹,又编成歌谣传扬。官军那边则是震恐,唯恐大象来踏平他们的营寨。
但其实大象也有许多局限。一是不爱爬山。大象爬山极为费力,因此凡是有一定坡度的山坡,大象就很难爬,而且爬坡时如果遇到攻击就十分脆弱。二是水土不服。大象生长在热带,越往北走越不适应,难免要生病。江南好歹还是温暖气候,但也有一些大象先后病倒了,所以原有百余头,现在只有近百头。这还是在玉香等女巫花了很大力气给它们治病保健的情况下。有的大象实在水土不服,哪怕用巫术给它们治也不行。
近百头大象开到江北,水土不服更加严重。至于气候,还好如今是夏天,长江中下游武昌、九江、安庆、金陵一线,夏季是着名的炎热,对人来说很受不了,对大象来说却还好。所以必须趁着天气热时,能用象兵就用象兵,莫等到秋凉时候。到时大象必须撤回江南,否则着凉感冒可不是小事,会致命的。
当下义军用大象以壮声势,并且让当地百姓穿上义军的服饰帮忙虚张声势。官军看到义军越来越多,只怕有十几万人之多,不等义军发起总攻就已经魂不守舍了。军心十分浮动,屈能振不得已,放弃黄梅山,撤回蕲州。
这可中了义军之计。其实义军的象兵不宜用于攻山,却宜用于攻城。官军一撤,数万义军奔下黄梅山,携大象进攻蕲州城。配属屈能振的御法师们也动了一番脑筋,对大象又是火法攻击、又是心法搅乱。怎奈义军的野法师更多,见到火法攻击就用水法抵消,见到心法搅乱就用心法平复。再加上大象很多,御法师们对付不过来。蕲州又不如南昌、九江坚固。守不多久,屈能振眼看守不住,开西门和北门撤退。
义军中路军拿下蕲州,接着向西北方向进军,攻打黄州。
屈能振退到黄州。尽管黄州比蕲州坚固多了,仍然惶惶不可终日,派出一个接一个的使者,敦请臧天佐尽快进兵援救。
(待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