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 第十一回《兵临中原,鏖战连绵第八章

第十一回《兵临中原,鏖战连绵第八章(1/2)

目录

拿下陈州之后,中路军正在休整,准备要向许州进军。这时候有一个人跑来求见吉义,请求营救其父。

这个人其实与吉义见过一面,但是吉义记不得了,疑惑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为何你来见我?你父亲又是何人?”

那人叩头道:“吉爷请恕小人冒昧!小人并非撒谎。小人名叫沈香保,家父便是许州大商人沈十万是也,先前曾招待过吉爷假扮的何大将军。故此小人也曾见过吉爷一面。吉爷必是不记得小人了,但是否还记得家父?”

吉义这才想起这件事情,不由得一笑:“原来如此。那么真的是故人,当日多蒙令尊款待,还送我两只小狗。这事我记得呢。”敛容正色道:“那么令尊出了什么事情?为何请我营救?”

沈香保详细禀告一番。

原来在几个月之前,义军还没攻到中原时,许州当地遭灾,粮食紧缺,当地官府又已经没有存粮,无法赈济灾民。两个地方大员,一个是孙道台,是个只知贪污不顾民生的昏官,根本不管这事情;一个是林知府,虽然有着清廉的好名声,却是个不识世务的腐儒,其实也只是个庸官而已。当时林知府听了百姓诉苦粮价腾贵,确实也同情百姓,就下令粮价恢复到灾前,不许上涨。结果许州的粮食本来紧缺,恢复粮价又使得外地商人不愿意把外地的粮食运过来许州卖——商人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除非有暴利,谁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如今乱世,运粮很容易被劫,没有差价谁愿意从外地运粮到许州?这样许州的粮食就更加地紧缺,粮价虽然没有涨,但是市场上完全没有粮食卖了!本地大户家里有存粮的,也都不把存粮卖出去。百姓从市场上买不到粮,再过没多久,许多人家都揭不开锅,甚至已经开始陆续有贫民饿死了!

沈十万是个聪明的商人,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没法说。一说的话,自己反而就有找借口要哄抬物价的嫌疑。沈十万自家的仓库素来存了许多粮食以备荒年,这时候是愿意平价卖出以救百姓的,但是沈十万深知一个道理——就是做得太好会被众人妒忌,自己这么做的话,必然遭别的商人妒恨,何苦呢?

沈十万能够发家致富成为许州首富,自然是深知世务,懂得四面讨好。但是灾情继续下去,年事已高的沈十万终于忍受不了良心谴责,心想既然不能加价卖、平价卖又会被别的囤了粮食指望高价卖的商人妒恨,那么少量地、间接地施舍给贫民以救人活命,总可以吧?于是沈十万与几个寺庙的高僧讲好,由他给寺庙捐赠粮食,寺庙把粮食烧成粥赈济贫民。

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办法,所找的高僧也都是好人,确实照约定忠实履行赈济贫民之事。但不料这样仍然引起了别的商人妒恨。那些奸商想通过囤积居奇发大财,被林知府下了禁令不许涨价卖粮,并不惊慌,因为都知道这样的结果就是市场上没粮可卖,灾荒必会加剧,到了饿死人很多的时候,无能的知府就只好取消禁令,他们就可以开出变本加厉的高价来卖粮发大财了。但由于沈十万通过捐赠寺庙来间接救灾,导致贫民有一条活路不至于饿死,这就阻断他们的财路了!众所周知沈十万是个大富豪,存粮必是多的,这样细水长流持续捐赠给寺庙可以支撑很久,奸商要赚钱就遥遥无期了。

那些奸商恨死了沈十万,就去找孙道台,跟孙道台讲明严格限制粮价会导致无粮可卖的道理,并且给了孙道台贿赂。

孙道台就找林知府来,说如今市场上无粮可卖,都是你限制粮价所致!你既然不许粮食涨价,那么你倒是想办法弄出粮食来啊!

林知府出了一身冷汗,也知道这事情不对了,于是改变政令,允许粮食涨价一倍,以灾前的价格加倍交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