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皇帝之争,天子之怒第三章(1/2)
一夜的商议,臧天佐明确了以下各点:第一、这密令不可能是无忧天子的主意。只因太过英明,绝不是大昏君所能想出来的。估计是成山宰或者郎继宗的人,打入皇帝的身边,取得皇帝的宠信,教皇帝这样下旨。那人究竟是谁,要好好调查。第二,现下要对付义军联盟,无疑就是按照无忧天子这封密信所安排的去做最好。信上的决策委实英明,以臧天佐半辈子统兵打仗的见识,没有更英明的办法了。第三、另外两大军阀,应该有一个是天子背后的操纵者,当然他也会按照这套办法去对付义军;另一个也会明白只有这套办法才能迅速解决义军之患,对大家都有好处,应该去做。那么三大军阀可以合力,就不存在害怕自己独受损失的顾忌。
臧天佐遂决定,派副将留在武关虚张声势,自己亲率所部主力向东南方突进,沿丹水下汉水,前往夺回襄阳。然后折向北进,杀向邓州、南阳,也就是义军联盟西路军的背后,与朝廷兵马两面夹攻,将其击垮。
按照无忧天子的密信所言,负责反攻义军西路军的朝廷兵马会由执金吾项忠指挥,项忠所部的虎贲军精锐也必参战,那么取得胜利是有把握的事情。密信又说明,已令郎继宗、成山宰去夹攻义军联盟东路军。略说了一下他们会如何行动。臧天佐判断,皇帝所说的行动也足以击垮那边的义军。
于是臧天佐一方面亲自率军进发,一方面派人抓紧调查皇帝身边究竟是什么人在指使,越快查明越好。
在臧天佐收到密信当夜晚些时候,一骑红尘也奔到了驻兵在尉氏城的郎继宗军中,将皇帝的密信交给了郎继宗。
尉氏城是座小城,却十分坚固,位于汴州与许州之间,正处于义军联盟东路军和中路军的中间。郎继宗在陈州兵败之后退到了这里,固守以观形势变化。
无忧天子的密使来到,郎继宗刚开始漫不经心,以为昏君又想到了什么无聊点子,风雨飘摇之际还来烦人。但是不接不行,郎继宗装模作样焚香叩拜接旨。密使走后,郎继宗捧起密信看了一眼,眼神立即凝住。
信上没有废话,直接指示郎继宗接下来要怎么去做,不但给了期限,还具体点明郎继宗应该调动哪些部队、分别怎样行事。
信上也没有责备郎继宗在陈州之战使用杂牌军冒充龙武军对敌导致败绩之事,但轻描淡写提到了龙武军各部驻扎在何处,要郎继宗派遣这些部队如何行事,不得迟误。郎继宗看得额头冒汗,心想皇帝对自己的作战不力其实了若指掌啊!这明摆着已经知道自己拿杂牌军冒充龙武军、真正的龙武军都驻扎在后方的事情。这是欺君之罪,要是追究起来可以砍头的,好在皇帝这信中并没有问罪之意,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暗含着要自己将功折罪的意思。那么自己还敢不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么?还敢欺君的话,后果摆明了是没法再被原谅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