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名着里的畸恋(1/2)
杜雨正想开口,高传龙忽道:“小杜!你怎么会突然写起师生恋?”
杜雨无奈道:“还不是为了吸引读者。”
高传龙“哦”了一声。
杜雨继续道:“龙哥!我最近看到了一篇研究名着的文章,发现很多名着的感情都是不正常的,受到启发,所以才试着写写师生恋,结果……唉!”
高传龙心中一动:婉儿写的是言情小说,刚好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于是,他请求道:“小杜!能具体讲讲这篇文章吗?”
“龙哥!文章内容哪里记得全部,我还是转发给你吧!”杜雨回道。
“好!转发给我。”高传龙马上道。
杜雨拿起手机,用微信把文章转发给高传龙。
高传龙马上打开文章,认真阅读: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里的安娜,在婚姻里过得痛苦不堪。后来,她遇上了一位花花公子,以为找到了真爱,结果爱情却像泡沫一样破灭了。绝望之下,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来说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讲的是一个女人,虽然被丈夫深深爱着,但她心里总是瞧不起这位朴实无华的丈夫。于是,她两度背叛婚姻,偷情寻欢,结果却落入了高利贷者的陷阱,债务像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最后,走投无路的她,只能选择了服毒自尽,结束了这悲惨的一生。
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里,女主人公的丈夫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半身不遂,还失去了生育能力。她守着这样的丈夫,生活就像一潭死水。直到猎场守护人麦勒斯的出现,才重新点燃了她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情。
歌德的《亲和力》则有点不一样。书里讲了一对中年夫妇,感情生活里出现了第三者。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关系,他们居然又找了个第四者来平衡。这种做法,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还有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这本书里讲了一对夫妇,因为出身阶级不同,在教养、文化和思想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导致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于是,这位母亲就把自己的爱和关怀都倾注到了儿子身上,这种扭曲的情感关系,让人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纪德的《背德者》这本书更是让人震惊。主人公无视任何道德约束,沉迷于同性恋的生活。他的妻子为此忧心忡忡,不久就病倒了。但这位背德的丈夫却毫不在意妻子的病情,依然放纵自己。最后,妻子因为病情加重而去世。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信仰的故事。教区神父拉尔夫一心追求教会的权力,却又深深地爱上了克利里家的女孩梅吉。然而,为了他的“上帝”,他最终还是抛弃了世俗的爱情。
再来说说渡边淳一的《失乐园》,这本书讲了一对中年男女因为婚外恋而双双殉情的故事。他们的行为虽然违背了社会道德,但那份深沉的情感却让人动容。
还有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里有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睡了623个女人,但为你保留了童贞。”这句话背后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选择,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洛丽塔》、《穆斯林的葬礼》……这些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国外,国内也同样有很多描写畸恋的文学名着,比如贾平凹的《废都》、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张爱玲的《金锁记》等等。
所谓畸恋,就是那些不合常理、违背伦理纲常的感情。这些感情关系违反了社会道德和常规情感模式,但在社会和文学作品中,畸恋却常被用来探讨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极端。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文学名着会描写这些“三观不正”的恋情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