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结局(2/2)
大秦朝廷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议和之后,仅仅维持了短短三年的表面平静。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和平终于降临的时候,大秦却突然悍然发动了新一轮对大汉的猛烈进攻。
此时的大汉宛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巨轮,处境岌岌可危。年幼的汉少帝懵懵懂懂,尚不知世事险恶,而真正的权力早已落入王太后和王家外戚之手。他们野心勃勃,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大有取而代之、颠覆汉室江山之势。
面对王家外戚的专权乱政,那些心怀汉室的世家贵族们再也无法坐视不管。他们纷纷据守州县,毅然起兵反抗,誓要与王家的恶势力一决高下,夺回属于汉室的统治大权。一时间,大汉国内战火纷飞,各方势力相互厮杀,混乱不堪。
好在大秦虽然虎视眈眈,但由于之前已有过贸然出兵的教训,使得大汉上下得以暂时凝聚起全部力量勉力抵抗。若不是如此,只怕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早已沉沦于战乱之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三年时间里,大秦其实一直在暗地里紧锣密鼓地筹划着下一次的进攻。他们从各个附属国中大规模地抽调了众多凶悍的蛮夷之兵,并将其悄悄部署到大汉附近以及大汉内部那些已经投靠大秦的势力范围内。这些隐藏极深的兵力犹如一把悬在大汉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给予致命一击。
当王家外戚看到大秦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按兵不动,误以为对方已放弃侵略念头,于是开始肆无忌惮地对国内其他反对势力展开残酷打压时,大秦精心策划已久的阴谋终于浮出水面。那些潜伏多时的兵力如洪水猛兽一般汹涌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毫无防备的王家军队,打得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大秦那位威名远扬的二皇子亲自率领着一支精锐之师,取道遥远的西域,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了陇右地区。这支生力军的出现就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大汉军队原本就已是强弩之末,如今更是难以招架大秦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战局急转直下……
被王家把持的大汉在内忧外患中退缩入长安地区,随着萧关、武关、函谷关的陆续攻破,几十万大秦军队齐聚长安城下。
烽火连天,硝烟弥漫,城头上喊杀声震耳欲聋。丞相王莽身披重甲,手持长剑,带领着他那为数不多却依然坚定的抵抗力量,与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实在太大,最终王莽身负数创,倒在了血泊之中,他那不屈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这悲壮的一刻。
与此同时,深宫内院的王太后得知了王莽战死的消息,悲痛欲绝。她深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但身为汉室皇族,她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尊严。于是,这位坚毅的女子抱起年幼的汉少帝,毅然决然地走向了未央宫深处。熊熊烈火燃起,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身躯,王太后和汉少帝以这样壮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为汉朝的历史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而在另一边,大秦帝国的天顺帝正高坐朝堂之上,他面沉似水,眼中闪烁着睿智与冷酷的光芒。在得到前线战报之后,他微微点头,表示满意。随即大手一挥,下达旨意让秦军继续清剿王家的残余势力,务必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秦军成功地消灭了王家的所有余孽。至此,曾经显赫一时的王氏家族彻底覆灭,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随着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大秦天顺帝开始着手处理后续事宜。在他的授意之下,大汉王朝迎来了新的主人——二皇子刘晟。刘晟登上皇位之后,深知如今的大汉已经元气大伤,无法再与强大的大秦抗衡。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大秦,与对方商议重新划定两国的边界,以期能换取暂时的和平,让满目疮痍的大汉有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
整个世界除了还未发现的美洲,几乎都被刘胥的子孙占据,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