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万时如意 > 第591章 这是要搞我

第591章 这是要搞我(1/2)

目录

第二天,阅卷。

宋铭禄昨日浅酌,并不影响今日阅卷。

殿试的时候,他参与的不多,但到了审卷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今年恩科的氛围明显和早先几次科举的氛围不同。

往年,皇帝会亲自盯一会儿,但过段时间就会因为各种事情离开,能时不时过来看一眼就是重视。

可今年,皇帝就陪着殿试的贡士一起坐了一天。

这之中要说没有皇帝感兴趣的人,谁都不信!

但是具体是谁众说纷纭。

或许是真的猜不到,或许是猜到了装糊涂。

至于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很快就明白了。

宋铭禄并不是主考,他只是跟着一起看文章的考官,他可以用朱笔在考卷上面给自己最为满意的部分标注。

标注的方式就是在那一部分后面画上一个红圈。

这些阅卷的考官不会每一张卷子都看过,都是先各自分出一部分,然后从中选出写的好的,送到主考面前,在传阅到其他没有看过的考官手中,选出几份出彩的送到皇帝面前。

宋铭禄翻看的时候就在想,韩时安这卷子自己肯定一眼就能看出来。

毕竟殿试不需要誊抄,宋铭禄怎么可能认不出韩时安的笔迹。

不过,韩时安的倒霉向来贯穿始终,宋铭禄翻完了自己这边的考卷,把身边考官的考卷都抢来翻了一半,愣是没见到韩时安的字。

眼见着别人已经选出好文章送到主考官那里去了,他有些烦躁,只能压下心里的忧虑去看自己手里的考卷。

虽然对韩时安的文采有信心。

但宋铭禄还是担心若是遇上哪个不考研的大傻子,把韩时安的卷子直接藏起来。

宋铭禄的文采阅卷速度很快。

他一眼看过去,文章的大致意思便了然于胸,不需要斟字酌句的品鉴,遇上不错的他就画个圈,遇上不好的,他就扔一边。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主考那边已经翻看了完了那些阅卷考官送来的文章。

宫中的小太监过来传饭,一群人出去,这里由其他人接管封存,等他们吃过饭回来继续。

下午忙的差不多了,皇帝身边的公公来催。

考官已经选出了十篇文章出来,将这些文章呈到皇帝面前。

御书房中,一众考官站在那里,皇帝翻阅这送到他面前的文章。

这是往年殿试的规矩,今上政务繁忙,并没有那么多时间亲自审阅,都是由主考官将好文章送到他面前的。

皇帝将这十篇文章从头翻到尾,看完以后忽然笑了!

一瞬间,宋铭禄只觉得背后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不敢抬头,只是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事实上,他心中这股不好的预感果然成了真。

下一刻,今上开口说道。

“什么时辰了?”

公公连忙柔声细语的报上了时辰。

今上听了点点头,转头问他。

“外面有人等着吗?”

公公回答。

“几位大人有事要禀告,似乎是关于南边洪涝和西北练兵的事情……”

今上听了这话,开口说道。

“嗯,洪涝的事情等一等,兵部的人让他们先回吧!”

公公领命而去,打发人去通知外面等着面圣的官员。

皇帝又把手里的考卷翻阅一遍,等公公回来,开口说道。

“众爱卿这段日子辛苦,先去偏厅静候,朕处理过手头的事情再叫诸位过来议事。”

主考不是傻子,他已经从皇帝的态度之中品出点味儿来。

但这会儿显然不是说话的时候,他连忙和众人躬身行礼,一道退下。

等人离开,皇帝都气笑了!

他让人叫来了外面等着的官员,双方擦肩而过的时候宋铭禄仔细打量了对方两眼,他的心又是一咯噔。

这人说来有个外号,叫刘老磨,办事倒是稳妥,可主意也大,他若是一拍脑门想出了个主意,不能说服他,就是皇帝他也没完没了的磨。

这人要是和皇帝议事,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御书房中就得被各级官员占满,继而上升到骂仗的地步。

主考官目送这人走出好几步开外,那种不好的念头在他脑海之中越发强烈。

一众人被安排在偏厅,有些人沉默着,有些人慌乱着。

事不关己的,只觉得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

事关己身的,显然已经彻底慌了。

“诸位,说说吧!”

主考官这次也是有些生气。

他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人又不能翻完三百多张考卷,大家一道监考都到了这个位置了,竟然还给他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这……大人,咱们也不明白啊!这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试卷,卑职手中可绝对没有比呈到您面前的试卷更优秀的文章了!”

有人赶紧甩锅。

有了这话,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应和。

“是啊是啊!”

“这是有哪里不对吗?”

宋铭禄坐在椅子上打量着众人的神色,他混在一众老大不小的官员之中,更显得年轻有为,气质出挑了。

一群人围着主考的官员撇清自己的干系,只有少数几人坐到了宋铭禄身边。

“小郡王,今日之事,您怎么看?”

宋铭禄噗嗤一下笑了。

“本王怎么知道?”

谁闯的祸谁自己背锅。

“殿试原本就是重中之重,谁要是徇私舞弊闹到这里来,谁就等着吃瓜落!”

宋铭禄这段日子,勾栏也不去了,青楼也没逛过,整日里帮着韩时安保驾护航。

从开年忙到现在,若非如此,韩时安怎么可能在春闱之中一举拿下会元。

宋铭禄殚精竭虑,以为殿试过后终于能消停了,倒是没想到,竟然真有人胆子这么大!

韩时安能力压众人走到现在,还能真的是没有靠山的人吗?

这是什么世道?

这是寒门学子都出头艰难的世道。

韩时安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农户子,若是没有背景,能一路走到就差一步三元及第的位置吗?

县城之中,是他和县令的交情摆在那里,走的是县令的门路。

府城之中,有李如意和秦焕璋为他保驾护航,给了他公平考试的机会。

春闱之时,宋铭禄殚精竭虑,为他铺好了路。

韩时安一路走来,文采是他自己的不假,可若说他背后没有靠山,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否认他这样的人可以考取功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