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无忧无虑(1/2)
“行,就以你说的办。”
毛文龙这会儿心情大好。粮食有着落了,又新得了一批利器,关键是组到了强力输出,要是有那些那管子帮忙,守住镇江就有可能了。
来到饭厅自然是毛文龙坐了首位,陈耳坐在他左边,董先推让着让毛承禄做了右边。
“董游击是哪里人士啊?”
酒过三巡,想到以后要用着董先地方还多,毛文龙也需要跟他拉拉关系。
“卑职是折江义乌人。”
浙军在浑河全军尽没的事情董先已经知道,现在除非去卫所找老人来指认他,已经完全不用担心身份问题了。
更何况他现在还是福建海防游击。
“哦,居然有这样巧?我们是同乡啊。”
陈耳还真不知道毛文龙是折江人,华夏人出门在外遇到同乡总是会感觉特别亲近些的。
“毛帅是哪里人士?”
“哈哈哈哈,我是折江杭州府人,24岁才来辽东投奔叔父的。”
哈,毛文龙居然是杭州人。
“这么说来我跟毛帅也是同乡啊。”
接着陈耳又把编造的身世跟毛文龙讲述了一遍。
“哎呀,没想到李公子身世居然如此离奇,真是奇人奇事啊。”
毛文龙听了陈耳编造的身世也是啧啧称奇。
“毛帅,在下表字定之,以后就请毛帅叫我定之吧。”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顿酒宴个个都吃的高兴。陈耳这个假.折江人陪着两个真.折江人聊着“家乡”趣闻。
其实那两个祖籍也全都不是折江的。
陈耳完全没想到,他自我创造的身世无形中给他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首先,现在的福建商帮都认可他,因为李旦说陈耳是他的族亲,是福建人。
其次,另一个时空里和郑芝龙一向不合的庞怀义、刘香在这个时空和他莫名亲近,因为他是折江人。
直到陈耳以后声名越发的显赫之后,巴蜀人又觉得他自幼是生长在成都府的,所以,陈耳也是巴蜀人。
本来以为很快就能离开皮岛的陈耳不得不呆了十几天,因为没想到这么顺利,乘着现在气温合适,干脆就带上一批辽民去上风岛,陆军必须要开始编练了。
既然要成立陆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编制问题,陆军怎么编陈耳早有想法,因为曾经的一副图片让他印象深刻。
一个方阵长枪兵,周围四个角上是火铳兵。
一个方阵多少人合适呢?
大明大概是以百人上下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的,咨询过毛文龙后得知,后金是以牛录为基本作战单位,差不多也是百多两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