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五色五德五宝旗(2/2)
毕竟就牛皋这性子,家里有一面能避刀枪,不惧水火的大旗,实在很难不让人知道,而这面旗也被牛皋起了个名号,唤作珍珠玄水旗。
至于说韩溪云身后的那面大旗,却是当年鄱阳湖内,柴进所赠青色大旗,如今随着其余几面大旗,便称为珍珠青木旗。
赵斌背后这面大旗,却是旗色明黄,乃是暗卫从开封城府库之内,寻出来的宝旗,与其他四面大旗一般无二,旗名珍珠厚德旗。
原本大宋立朝之时,太祖赵匡胤言说,“国家受禅于周,周木德,木生火,合以火德王,其色尚赤”,定下了大宋乃是火德之朝,可后来随着太宗登基,这位却起了否决自己兄长的心思,只是那时太宗去世不久,所以太宗帝便寻了一个布衣上殿,提起此事。
这个名叫赵垂庆的布衣登殿后,以五代都是短命王朝,不配承袭盛唐,而大宋如今当远迈五代,这盛唐为土德,大宋便该为金德。
要知道,这五行始终说,一朝之“德运”可不是能随便更改,毕竟这火德、金德可是关系从朝臣君王的服色,到大军的军旗颜色,再到农历民书,都需要重做修改。
因此朝野之内,自然为此争论不止,自雍熙年到宋真宗天禧四年,仅仅大规模的举朝争论都有三次,可却都没能动摇大宋火德的地位。而也就是在天禧四年,最后一次关于德运的争论时,竟然有朝臣提出,大宋应该“绍唐之土德”,并且还进献这面珍珠厚德旗,希望以旗为镇国之宝。
可宋真宗一看这情形,却急忙止住了关于德运的争论,毕竟从一开始改火德为金德,到现在改火德为土德,要是再这么讨论下去,恐怕这五行五德大宋都要来上一遍才甘心,到那时不说冥冥之中能不能真有什么帮助,但是朝堂内外可就乱了。
所以,自天禧四年以后,真宗便止住了朝野关于德运的讨论,维持大宋火德之说,至于这面代表土德的珍珠厚土旗,自然也就积压在府库之内,直到如今才被赵斌重新从库内启出。
当然,当年关于德运争论的乱像,赵斌虽然没能亲眼所见,但也深知此事变动对朝野的影响,因此便早早制止了李纲、赵鼎关于修改德运的讨论,而这面厚德旗也被赵斌降为中军帅旗,而非王朝之宝。
这五面大旗,真可谓旗旗皆有故事,旗旗背后都是风云际会,只是现在这些故事,却没时间在这帅台之上细讲,毕竟只定下四路大帅,总不能让岳飞他们四人拎着兵刃,去和兀术那边的联军厮杀。
因此紧随拜帅之后的大事,便是又一次的重新整军,像岳飞麾下的精忠军自不用多说,便是之前的十五军岳家军人马,至于忠义、神勇两军倒也没有太大变动,只不过是补充些战时损失的兵马罢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