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石炭(2/2)
李乜看着手下这十二位亲卫,也不掖着藏着了。
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翻个面儿,石头里面竟然黑的反光。
“嘿嘿,你们以为我为什么最后带你们上山?”
环视一圈儿,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接过一把长枪,在浅显的土壤处挖掘。
不到一尺的地皮,
“这是啥?石炭!这玩意儿不比柴火好用?弄几块儿能烧半上午!”
众人不为所动,甚至有的人又去薅干草。
最后还是傻三郎忍不住,劝解道:
“将军,石炭我知道,老家河东泽州的地下全是这家什!能烧是能烧,不过里面有炭毒,年年都有人用,年年都有人被呛死在屋子里!”
李乜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这东西太结实,确实容易产生一氧化碳,里面有硫、磷等元素,可不得呼吸中毒吗?
不过不能因噎废食。
化石能源的使用可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不仅现在用、以后也要用。
“这你们就别管了,给我采,我有的是办法去毒!”
李乜感慨这个年代人的朴实和执行力,自己这个当官儿的一句话,手下即使再不满,也得乖乖照办。
为了照顾他们,还亲自去申州城里,将下大雪的事说了。
无数人忧心忡忡,下雪对庄稼来说是好事,可对人就未必了。
一个个遭了旱灾、兵灾,好不容易安生了,还要谋生存,家家无余粮,还要忍受即将到来的暴风雪!
衙役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查看询问。
无非是家里有没有取暖的东西、有没有过冬的粮食。
结果是肯定的。
于是衙役顺口说道:
“城西北小山招工,从山上往山下运石炭,壮汉给十斤小米、妇人五斤、孩童管饱,想去的直接过去,那边有粥棚!”
许多人将信将疑,抱着混口饭吃的想法,过去一看,好家伙人山人海。
不仅是申州城,就连周围的几个县也有人来,甚至还有宗族老小齐上阵的,别说多热闹了!
大人从山上往下运,妇女孩童在山下砸煤核。
一个个简单的模具下,是混了干草、木屑的蜂窝煤,都在太阳下风干,没两天就堆的跟个山一样。
不仅如此,周围还有许多简单的铁匠铺、陶瓷窑,有卖酒、水、萝卜干儿的贩夫走卒,甚至还有简单搭建的茅草房、门口挂个牌子的半掩门。
李乜对此也装作没看见,奴隶、妓院、赌场,这是人类最古老、最赚钱的几个行业,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根本无法根除。
不过这里非常热闹,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味道,仿佛连寒风都吹散了不少。
程开山看着粮仓里的粮食逐渐减少,急在心里。
问了大将军,大将军继续研究兵书,对这件事不闻不问,陈忠桓也不管、李戡更是指望不上。
徐植就是管这个的,本来怒气冲冲,一听是李乜办的事,顿时回去睡大觉了。
程开山感觉所有人都傻了,直接找到忙碌的李乜,质问他,为什么把白花花的粮食分给泥腿子们!
李乜正在试验改进版的煤炉。
没有那么多的铁,只能用陶,烧制而成的煤炉、简单带连接扣子的烟囱,燃烧的时候可以活动挪开,连接处还能倒点水,彻底密封可能的炭毒通道。
除此之外还有炕!
不是怕中毒吗?
直接把厨房和卧室的床联通,只让跑热气,烟、煤都得从厨房消散。
虽然有些成本,但这样一来肯定不会中毒!
人就是要用脑子,不动脑子的人和废物有什么区别?
就比如程开山,就是一个没进化完全的大猩猩,就这家里还是世代做官的呢,也不知道祖坟冒了什么青烟!
“这粮食是哪来的?”
“你......你打仗缴获的!可......可我们还不够......”
“饿着你的肚子了?”
程开山哑巴了,自己明明有绝对正当的理由,一到张嘴,就被打了回来,让人不吐不快。
“是没饿着我们,可我们是啥?朝廷大军,粮食也是有备无患嘛!”
李乜继续捣鼓自己的取暖设施,地窨子虽然好,可一下大雪,
关于粮食问题,自己早就计算好、和孙玄昊通了气。
三十万石的粮食,两万人足足够吃一整年,开春之后又要用兵,总不能带着粮食满世界乱跑吧?
“这粮食是老百姓种的,我们以工代赈,让他们不至于卖儿鬻女,挨到夏收。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对他们好,就算不在这儿驻兵,也会死心塌地向着我们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